申论热点:公务员涨薪应理性看待
【背景材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受访时称,公务员工资要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社部会适时推进调薪。近年来,给公务员涨薪的言论在社会上得到支持的声音不多。
反对者认为,中国的公务员除了正常的工资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以及福利分房、优厚的养老待遇等。许多公务员还普遍存在着较多的职务消费,诸如用车、孩子上学等。社会对公务员的灰色收入规模巨大也非常不满。一些公务员大搞权力寻租,贪污腐败,更让民众切齿痛恨。
【京佳解析】
京佳程老师认为,民众的强烈反应是对当前公务员工资制度不规范、不透明的一种不满。而不是对公务员加薪的不满。而是要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
但应当看到,广大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其实并不高,有各种各样灰色收入甚至黑色收入的也毕竟是少数。很多基层和偏远地方的公务员,的确日子过得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好。他们也有沉重的生活压力。这些压力,如每个普通老百姓一样。给他们加薪是不过分的。但问题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缺乏公务人员的收入透明度,民众无从知晓公务员所晒出的工资,在他所有收入中的一个比例。而且他们在养老、医保上的“特权”也没有打破。缺乏这些条件,加薪有可能得不到出钱的人—纳税人—的认同。程老师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方面,和其他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比,绝大多数公务员并不占优势,且增速也并不比全社会工资平均增速要快。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公务员工资增速要明显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速,90年代要略快一些。进入21世纪后,公务员的工资增速则要慢得多,有些地方甚至十年未涨。在一些财政收入捉襟见肘的地方,公务员的欠薪问题同样十分突出。
另一方面,公务员也是劳动者,也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力争在2020年使全体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同样适合公务员群体。他们担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外,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部劳动者中属于高的,即使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也并不意外。也应属正常。
当然,在大多数国家,公务员享有全额公费医疗,并且政府负担公务员的养老金和子女的免费教育,以及提供住房福利待遇。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为稳定公务员队伍,降低公务员流失率,进而保证国家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实施。
由于制度的差异和相关体制的不健全,中国的公务员无形中成了舆论的“弱势群体”。当然,强调公务员应该与社会同步涨薪,并不否认公务员工资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应强力推进公务员薪资的“法制化”、“阳光化”和“规范化”,并将其作为涨薪的前提。只有如此,公务员的薪资增长机制才能建立起来,社会舆论的压力才会更小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