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45:36

2014年选调生考试热点:理性看待官员出书

  【背景链接】
    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在谈到官员出书时,“我非常不赞成官员出书。还是多留点纸张,给孩子们印点经典读物。有些人,把助手帮着弄的讲话稿都收进去了。出书,谁看?靠这个树碑立传?现在提倡“低碳经济”,别那么浪费纸了。”对于当前的公务员的隐形福利,比如官员出书、公款埋单这样的现象,孟学农毫不留情地进行了痛批。
      【京佳分析】
    “出书”本身并不是一个引人注意的话题,有学识之人都或多或少出版代表自己言论、思想的书籍供大众欣赏,或为了向大众介绍自己的观点,或为了表达自己的学术看法以获得同行的支持,或仅仅为了表达的需要。出书的人也不全是教授、学者,也有明星出书(如谢娜曾出版《娜是一阵疯》、《娜么快乐》等)、媒体人出书(如白岩松的 《痛并快乐着》 等)、主持人出书(孟非的《随遇而安》等)……这些书或记叙个人经历,或阐述个人观点,或告诫年轻人做人做事之道等等。而谈到官员出书,不知为何人们总是觉得有些不适,或有些反感,其实京佳教育魏梓琳老师认为大可不必这样,官员出书不说是平常之事,至少不应该算是怪诞,我想孟委员批评的不是官员不应该出书,而是官员出书是由公款埋单,是公务员的隐行福利。
    我们看一本书能不能出版,不应该给这书的出版人贴标签,不应该看有没有乌纱帽,而要看实际的内容。有些官员确实是“学而优则仕”,是高级知识分子,是专家型官员、知识性官员、科技型官员。因为这些人在为官之前,实际上原本就是各个行业里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对于这样的官员来说,他们出书未必就全是坏事情,说不定他们在整理书籍、阅读文献的过程中能够受到启发,从而针对社会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有创造性的政策出来,所以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官员出书的问题。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那些浑水摸鱼、扰乱社会秩序的人提高警惕,加强监管。有些官员一辈子也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文章,连讲话稿都是秘书代写的,却已经出了10多本书,这些书籍毫无价值,甚至还会误人子弟。书的内容都是零碎的,七拼八凑,为了凑厚度就连讲话稿都加入到了出书的战斗中。有的人则是为了要名声,这本书原本是别人写的,为了出版的时候省钱和巴结喜欢要虚名的官员,就把官员的大名放在了第一作者的位置。这样的书不仅仅是在浪费纸张,更是浪费金钱,还污染了视线。最关键的还在于有些官员会借助自己的权力,用公款购买书号、用公款印刷、还要强行摊派这些书籍。这就有些可恶了,书籍没有营养、误人子弟,还滥用纳税人的钱,以权谋私,完全不将人民的权益放在心上,这些官员必然要遭到法律的制裁、受到人们的唾弃。
    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地乱象滋生,包括出版业,但乱象归乱象,我们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即使这一船人里面的九成都是胸无点墨的主儿,也不能让那一成人的真才实学埋没。这就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官员出书现象,官员可以出书,但需要有人监管,核实他的书是否有营养、是否动用了公款。只要他出版的书籍符合出版的质量,只要有文化价值、有实用价值、有学术价值,只要出版的时候没有动用公款,只要发行的时候没有搞摊派,官员出书也没什么大惊小怪。我们要关闭出版乱象之门,而为那些真正有文化的官员敞开另一扇出版的门,鼓励官员学习深造,铸造更大的本领为广大人民提供服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选调生考试热点:理性看待官员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