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面试预测题:文明餐桌+潮流典范
【治理之策】1. 邢亚芳是宝鸡市的一名文明就餐引导员,她告诉记者,文明就餐引导员的职责就是根据每桌客人的就餐人数来建议如何点菜,帮助消费者合理搭配菜品,并主动告知菜品分量,提醒消费者适量点菜,以免造成浪费。如果消费者就餐完毕后还有剩余菜品,她们就会免费提供环保餐盒,为顾客将剩余菜品打包。
2. 《武汉市剩饭剩菜自律公约与处罚办法(试行)》出台,在武汉,“舌尖上的浪费”将面临处罚。据了解,针对剩饭剩菜制定具体处罚办法,这在全国尚属首创。
【蔚然成风】
1. 最近,一组数据引人注目:今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公务接待中的餐饮经费下降60%,餐厨垃圾普遍下降30%以上,食堂水电气消耗下降4%。数字的背后,是中央八项规定在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各部门持续深入推行取得的成效。
2. 不久前,江宁区公安分局东山派出所接到110报警,称在一家自助火锅店里,4个小伙喝得醉醺醺的,故意浪费了很多食物,引起公愤。为了控制现场事态,民警将4名小伙带回所里批评教育,小伙们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店主道歉并作出赔偿。
【面试预测题】
贵阳市文明办多次启动“文明餐桌”活动,包括“节俭用餐”不剩菜、不剩饭、提倡使用公筷卫生用餐,中午不饮酒等文明用餐内容。谈谈你对这一活动的看法。
【京佳解析】
我觉得开展文明用餐活动推广了勤俭节约、环境保护、文明用餐的理念,是一个值得看好的培养文明风气的做法,应该以此为典型号召各地进行学习,扩大此类活动的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崇尚文明的潮流。
我觉得要想让文明餐桌活动取到更好的效果还应该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仅从消费者下手是不够的,因为餐桌不文明行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其实,国人在餐桌上的不文明行为,尤其是用餐铺张浪费现象,不完全是由消费者单方面造成的。部分消费者有好面子的心理,愿意通过多点菜体现待客的热情,但餐馆方面往往不注意提醒和告知,商家出于营利考虑其实也更多的乐于让食客多点菜、多消费。再加上一些地方监管部门对文明行为的倡导宣传不够、缺乏具体的惩戒和处罚措施等。
餐桌上的不文明行为,“一个巴掌拍不响”。就如餐桌上大声喧哗现象,如果同桌的人文明意识更多些,自然会对同伴多一些约束和告戒;如果消费者出于面子考虑“多点菜”、“不打包”,经营者如果能起到及时提醒的责任,少些赢利心理,一些浪费现象也能得到避免。再如,政府相关部门在推行餐桌文明的时候,是不是将这项工作当成一个持久的工程来抓,以及推行文明餐桌过程中是不是形成制度化、制定长效机制等。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效果。
社会文明靠大家,餐桌文明同样如此。开展涉及社会文明、公民素质的“餐桌文明行动”,不是哪一家和哪一个人的事情,关系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关系亿万国人的整体形象,还关系与社会物质财富相关的勤俭节约素养等。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餐桌不文明行为,全体公民应该行动起来,自觉起来,当成一件重塑社会文明风气的大事看待。有关部门也应该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公众诉求,真正出台更方便落实和执行的“餐桌文明细则”。餐桌文明行动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人参与,更需要人人从我做起,实现同心协力,最终将形成一股影响社会风尚的正能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