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面试热点:“以暴制暴”无法安抚医患关系
【背景链接】在数名医生接连死伤于暴力之际,2月21日,广东卫视主持人王牧笛陪女友去打点滴,因为护士连打四针才找准血管,他愤怒地发微博称“我也想拿刀砍人”。该微博发布之后,引来众多网友的热议,认为其作为公共人物,在微博上发表这样的言论非常不恰当。当晚,王牧笛删除微博并公开道歉,称“:“今天下午,陪皮肤过敏的女友在某医院点滴,个别护士不负责任,态度傲慢,连扎四针,眼见手肿了几个大包,还扬长而去。我气愤至极,发出了恶言相向的微博。冷静之后,悔恨万分,作为媒体人,我不应将私人情绪在公众平台宣泄,更不应口出恶言,现向所有医务工作者及网友们诚恳致歉。”王牧笛删除微博、公开道歉的行为,并没有平息这场风波。22日中国医师协会公开谴责,要求广东卫视“责令其下课”。
【京佳点拨】
在当今医护关系渐行渐远,恶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患者与医师协会又在网络上制造了一起言语上“以暴制暴”的热点事件。每当暴力袭医事件发生时,我们不得不感概医护人员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能轻易的看到患者行为的粗暴和非理性。但是在这起语言冲突中,我们需要看清的应该不只是患者一方的问题。医患关系的紧张究其原因,纵有万千,却少不了隔阂与对立的诱因。
对于王牧笛的行为而言,毫无疑问有错。作为公众人物的电视台主持人,以实名认证的微博发表情绪化和粗俗化的“想砍人”言论,显然是极其不妥的。一者,无异于在为医患之间的暴戾之气推波助澜,有失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担当;二者,在具有机构属性的实名认证微博上发泄不满,有违新闻从业人员微博发布的规范;三者,也是对医护人员的不尊重。事情本有很多正常解决途径,对服务不满意,可以向院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可以在网上批评当事护士,但是王牧笛却选择了在微博在泄愤。此种行为将心疼女友的一番言辞演变成了一场公共事件,间接恶化本已问题重重的医疗环境,可能会对现实暴力产生引导,酿成大祸。
另一方面,虽然王牧笛有错在先,但是医师协会“以暴制暴”的行为亦有诸多不妥之处。在王牧笛删除微博,先后两次道歉争取原谅和沟通后,事件本该回到理性上来。但是医师协会并不接受他的道歉,依旧坚持要他“下课”。尽管在情感上可以理解,但是如此激烈和强硬的回应无疑对化解医患矛盾起不到任何作用。相反,如果医师协会能够“得理让人”,双方从对立变成沟通和良性互动,则是给改善医患关系开了个好头。
不可否认,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远非尽善尽美,这里面当然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但也有医务人员个人人文素养、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前者需要通过深化医改加以解决,后者则需要通过提高医学人文教育,并通过社会监督来加以矫正。无论何种方式,都需要各方有足够的理性,而非在网上喊打喊杀,制造进一步的对立。
而眼下该做的,正如王牧笛在道歉信所说,患者和患者家属应当更多地了解医务工作者的处境和遭遇,双方多些理解与沟通,这就是一种理性的态度、建设性的想法。辱骂、威胁和人身攻击不会带来良好的医疗服务,相互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才能有和谐的医患关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