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44:12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对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思考

前日,多省市相继发布了在高考中削弱甚至取消英语的消息,引发社会对考试内容的讨论,甚至出现了“数学滚出高考”的呼声。其实,这反映了当前社会对数学教育及考试内容的不理解导致的不满,而不应单纯理解为对数学是否应该考察,具体应该考多少的讨论。
    众所周知,现在中央机关及各省市录取公务员考试中均会考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其中涉及到了许多数学内容,许多文科考生都对此非常头疼,也会产生一个疑问:当公务员和会做这些数学题有什么关系?殊不知考试并不是要求考生“会做题”而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思维方式”。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定量计算技巧,也就是通俗所说的算算术。定量计算能力是公民知情权和个人理财的关键,对于身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公务员来说更加重要,如果没有熟练的定量计算技巧,长期依赖于计算器,不只会导致计算能力下降,遇到没有计算器的情况无法应对,更严重的是会导致逐渐失去对数目及其计算的理解。行测中资料分析部分主要就是督促广大“准公务员”们加强自己对数目的理解和计算,能够迅速的从庞杂的数据中计算得出所需结果的能力。
    第二是数学所需要的量化分析的方法。在工作中用到的数学量化分析,跟上面所说的计算方法之间有很明显的区别。计算方法是讲一些已有的数据加以运算得出需要的数据结果,而量化分析是指应用数学方法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定性结论。有些考生会觉得自己是文科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主要会使用文科的工具做文科的工作,殊不知我们的时代正在迅速成为一个统计数字的时代,由此公民对社会形势的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时候对公务员就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需要的不是教科书上的公式,而是更高一层的理解——弄清楚各种数字的来源是哪里,这些数字实际传达的信息是什么。这就需要数学基础的思想方法的帮助。
    第三是数学中所需的算法技巧,这些技巧不仅仅是用来解决行测数量关系部分的简单实际问题,更重要的事只有有了数学的算法作支撑,才有了动画电影、投资策略和机票的价格。而且,也需要人来了解这些东西如何运作,以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伊利诺伊大学的彼得·布朗菲尔德教授(Peter Braunfeld)说,“我们的文明要没有数学就会崩溃。”指的就是我们不能没有数学的算法技巧。
    第四是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是纯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它磨练人们的头脑,让人作为独立的个体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加理智,更能让公务员在工作中尽量摒弃感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理智的分析做出决策。
    另外,在许许多多的岗位中,对于数字的敏感也有较高的要求,快速的从数据中找出一定的规律并加以运用,对于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公务员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广大公务员和“准公务员”们都应不断加强自身数学修养,真正把行测作为自己职业能力的一把标尺,切实提高自身能力。在此,京佳教育为大家提供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闲暇时间锻炼定量计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每个人都会有很多的闲暇时间,公车上,地铁中,洗碗时,卫生间里。如果能把这些零散时间切实应用起来,提高心算能力,不但对日常生活有极大的帮助,更能提高工作和考试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速度。
    第二,重新系统温习中小学乃至大学数学课程中学过的量化分析方法和算法技巧,提高分析能力。毕业后,一些知识技巧已经数年甚至十几年没有学习和使用过了,需要大家重新学习,这部分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相关课本、看相关视频甚至参加相关课程的方式来重新温习。京佳教育也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为广大公务员和“准公务员”准备了相关的辅导资料,大家可以关注相关内容。
    第三,锻炼自身数字敏感和思维方式,对于偏重于理科方向工作的公务员来说,其重要性毋庸赘言,对于其他人,这也是提高工作和生活能力的好方式。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对此进行一些练习,对自己进行相应的测评,以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对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