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11 15:38:45

2017公务员申论阅读第一步:整体扫视,把控全局

  阅读是作答的基础。养成较好的申论阅读习惯是考生在有限时间内有效进行大篇幅材料阅读,完成2000字左右作答的重要方面。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能获取到更多有效信息比按何种顺序阅读更重要。本文从模拟考生考试场景出发,提出申论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第一步,即整体扫视,把控全局。
    一、扫视试卷,了解材料涉及主题
    完全裸考的考生几乎是没有的,大多数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至少知道,申论考试的材料虽然来源分散,但都围绕某一大的主题展开。而申论的试题通常也是围绕着一个大的主题以五大题型为出题方向展开。如果我们曾接触过相关主题的政策、语句或者试题,无疑能将我们头脑中相关的知识无意识地与主题相连,这样在后面的详细阅读中会围绕主题对材料进行深度理解。因此,在拿到试卷后应先全面扫视一遍试卷,以确保心中有主题。通过1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材料及试题进行扫视,提取明显的关键词,结合政策以把握全篇材料的主旨。
    如2016年国考(副省级)的申论真题。通过扫视,申论材料的关键词主要为“国民素质”、“优良传统”、“文化精神”、“国民教育”,再结合试题四和五的关键词“文明素养教育”、“不学礼无以立”,则可与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联系起来。
    如2015年陕西省考的申论真题。通过扫视,申论材料的关键词主要为“腐败”“公款消费”、“城管”、“管理”、“创意”“归零”、“创客”,再结合试题二、三、五的关键词“人们的‘惯例’”、“管理”、“习惯”、“创新”,则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万众创新”直接相关。
    如2015年河南省考的申论真题。通过扫视,申论材料的关键词主要为“社会治理”、“政企合作”、“农村社会治理”、“新兴市场主体”、“居民自治”、“服药事件”、“调解”、“熟人社区”“信访工作新模式”、“美国管理”,再结合试题一、四的关键词“社会治理创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则可以找到试题的主题是创新社会治理。
    二、扫视试卷,了解材料篇幅与试题数量
    京佳发放的备考手册中有各政策类型历年考试的真题考情,京佳老师的讲堂也是结合相应政策的真题及考情为学员提供针对性指导,同时,会要求考生做到动脑又动手,通过做不同篇幅难度的真题或模拟题使考生把握阅读材料与作答的时间分配,以便考生适应材料篇幅和试题数量可能产生的变化。
    真题试卷所用纸张的页面大小为B5,其一页的材料字数约为700字,考生在扫视试卷时大概可以估算出总的材料篇幅,而某一政策试题有其特有的数量规律。如果考生能在时间约束下模拟考试,次数多了会形成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和作答时间。通过扫视材料篇幅与试题数量,考生可以从心底将时间做出合理分配,以保证在之后的详细阅读材料和作答环节的有条不紊。
    如2016年国考的题量一般为5题,篇幅一般为7000上下,而河南省考近4年由6000字左右,一般为4题,而陕西省考2013年及之前150分钟6500字左右为4题,最高达7题,但自2014年时间延长至180分钟后,材料篇幅7500字左右,试题为6题。但是不管参加何种政策的考试,不管篇幅如何变化,试题数量如何变化,通过扫视试卷这第一步,要使自己尽可能了然于胸,有效应对。
    总之,申论考试的前提,也就是我们所称的第一步应是,不急着去读具体的材料和问题,而是先对试卷有整体的把握之后再做接下来的细读。这一步虽然看起来有些形式,但却对后面的细读与作答起着基础作用,也是考生不应忽视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公务员申论阅读第一步:整体扫视,把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