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11:03:33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专项训练卷

本文为行测题库提供的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专项训练,考生在备考期间可以多多的练习专项练习,熟悉考试题型。
       
        法律常识
此试卷所有试题均为法律常识题,且有10分钟的时间限制。
1. 在下列哪一情形中,不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A. 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
B. 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
C. 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
D. 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2. 某单位铺设电缆,施工中未设警示标志,致过路人受伤,对此,由( )承担责任。
A. 该单位
B. 受害人自己
C. 该单位和受害人
D. 交通部门
3.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 )
A. 指示
B. 请示
C. 批复
D. 命令
4. 小李认为,虽然在交通高峰时期路上的车辆、行人很多,但只要大家都能遵守交通法规,我们的安全就会有保障。对于小李的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具有( )。
A. 指引作用
B. 教育作用
C. 预测作用
D. 强制作用
5. .依照我国《海商法》的规定,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承运人对集装箱装运的货物的责任期间是从货物装上船起至卸下船止
B. 上海至广州的货物运输应当适用海商法
C. 天津至韩国釜山的货物运输应当适用海商法
D. 海商法与民法规定不同时,适用民法的规定
6. 下列说法不符合《环境保护法》规定的一项是( )。
A. 建设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B.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与任务
C. 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勒令其停业、关闭
D.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的环境污染损害,当事人免予承担责任
7. 某村村民黄某,年过60且丧偶多年,生活困难。遂向乡政府申请颁发《农村五保户证明书》并给付一定生活救济金。乡政府认为黄某不符合五保户的要求,就一直没有作出决定。黄某多次要求未果后向县政府提出复议。县政府经过复议认为黄某符合五保户的要求,遂通知乡政府依法颁发证明书并发放救济金。关于此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乡政府颁发证明书的行为是双方行政行为
B. 乡政府对是否给黄某颁发《农村五保户证明书》享有自由裁量权
C. 乡政府颁发证明书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行为
D. 乡政府对黄某的申请一直不作决定是典型的行政不作为
8. 在课堂上,小明和小王讨论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和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的关系。小明认为:(1)法律职业的特殊性和其特有的法律思维之间是分不开的;(2)法律思维就是指法官对法律认识和解释的过程;(3)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是抽象的,它具体表现在法律思维之中。小王则认为:(1)法律思维仅仅是一种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2)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能够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关于小明和小王的表述,正确的有( )。
A. 小明的观点(1)、(2)
B. 小明的观点(1)和小王的观点(2)
C. 小明的观点(3)和小王的观点(1)
D. 小明的观点(2)和小王的观点(2)
9. 下列关于法人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法人的名称,是法人人格特定化的标志,也是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条件,法人必须有自己的名称
B. 法人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等
C. 法人的组织机构按照法律、法规或者章程的规定,分别行使对内管理事务的权力,法人的任何成员均可对外代表法人参加民事活动
D. 法人的场所,即住所,是法人从事生产经营及其他活动的地方,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10. 一方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另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仲裁机构( )。
A. 不予受理
B. 可以受理
C. 必须受理
D. 与法院协商后可以受理
        答案及详细解析
1.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刑法》第77条第1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选项A错误。而对于漏罪要求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才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缓刑考验期限满后发现的则不再撤销缓刑,选项B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14条的规定,将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修改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选项C与选项D是错误的。故选B。
2.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事故由某单位在施工中未设警示标志引起,故由该单位承担责任。故答案为A。
3.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故答案为C。
4.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可预先估计人们相互间将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等,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而法的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每个人自己的行为;评价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教育作用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人们遵守交通法规驾驶车辆,体现的正是人们的相互行为。同时,小李认为“只要……就会……”正是对人们遵守交通法规行驶的行为预测。故答案为C。
5.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海商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海上运输,是指海上货物运输和海上旅客运输,包括海江之 间、江海之间的直达运输。本法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海上货物运输。”B项为我国港口之间的运输,不能适用海商 法,所以C项正确,B项错误。 《海商法》第46条第1款规定,承运人对集装箱装运的货物的责任期间,是指从装货港接收货物时起至卸货 港交付货物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的全部期间。承运人对非集装箱装运的货物的责任期间,是指从货物装上船时起至卸下船时止,货物处于承运人掌管之下 的全部期间。在承运人的责任期间,货物发生灭失或者损坏,除本节另有规定外,承运人应当负赔偿责任。故A项错误。 对于D项,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当海商法与民法规定不同时,应适用海商法的规定,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6.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选项A的表述为《环境保护法》第13条之规定。选项B的表述为本法第22条之规定。选项D的表述为本法第41条第2款之规定。《环境保护法》第39条规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故答案为C。
7.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乡政府在相对人申请后不积极行使职权,是对自己职权的怠慢,属于典型的行政不作为。农村五保户是国家行政给付的对象之一,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相对人符合五保户的条件进行认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农村五保户证明书》,是一种行政确认而不是行政许可。但要注意,发放救济金的行为是行政给付。行政机关对行政确认的实施与否不享有自由裁量权,只能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是单方行为。故答案为D。
8.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小明的观点(2)法律思维就是指法官对法律认识和解释的过程,此说法错误。因此,A、D选项错误;小王的观点(1)法律思维仅仅是一种形式逻辑推理的思维,此说法错误,因此,C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
9.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只有法人代表才可以代表企业参加民事活动,或者需要法人代表的授权。故答案为C。
10. 解析: 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依据《仲裁法》规定:第四条 (1)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第五条 (5)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故答案为A。
1,B 2,A 3,C 4,C 5,C 6,C 7,D 8,B 9,C 10,A
        做更多的行测专项练习,请前往步知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法律常识专项训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