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行测选词填空专项训练
行测选词填空是2016年国考必考的题型,本文小编整理了2016年国考行测选词填空专项训练,考生在备考期间可进行集中训练,突破考试难点。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
(2)“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 ) 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3)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 )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 胜地 缩小 控制
B. 圣地 减少 控制
C. 圣地 缩小 抑制
D. 胜地 减少 抑制
2. 这本书虽然以心理学经典理论为基础,但其主要内容都是年轻人非常_________的话题,再加上轻松的语言、丰富的事例,使得年轻人在阅读时总能找到自己的_________。
A. 敏感 收获
B. 熟悉 影子
C. 热衷 答案
D. 时髦 榜样
3. 现在可考的元宵节起源,是汉文帝时代。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汉文帝确定元宵节庆日,是为了送给百姓一份_____,也开创了与民同乐的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祝福 历史
B. 快乐 盛世
C. 祝福 先河
D. 欢乐 先例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经过多次试验,嫦娥二号终于突破了四大关键技术。关键问题一解决,探月工程的其他问题就________了。②这部深邃悠远、________的艺术作品,为国内外画廊与国际友人所收藏。③联欢晚会上,平时较内向的小王被主持人请上台模仿迈克尔•杰克逊,他那个腿蹬地的舞蹈动作________,赢得大家喝彩声一片。
A. 迎刃而解 栩栩如生 得天独厚
B. 不攻自破 栩栩如生 匠心独运
C. 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惟妙惟肖
D.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惟妙惟肖
5. 依次将下列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围棋的魅力在于,当你( )时,突然灵感降临,走出一些( )的妙招,使对手( )。
A. 走投无路 出其不意 防不胜防
B. 走投无路 攻其不备 防患未然
C. 山穷水尽 攻其不备 防患未然
D. 山穷水尽 出其不意 防不胜防
6. 依次将下列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一些寓言故事,我们往往( ),只是做到( ),而没有深究其中深刻的道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A. 浅尝辄止 熟能生巧
B. 浅尝辄止 耳熟能详
C. 半途而废 熟能生巧
D. 半途而废 耳熟能详
7. 埃及文明即使在最繁荣的时期也追求神秘和封闭,____追求不可理解性,结果只能____,终于无以为继。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 因循守旧
B. 而且 画地为牢
C. 甚至 固步自封
D. 从而 停滞不前
8.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前一些人为了聚敛财富,不惜损害他人以及集体的利益,这种( )行为正在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向( )。
A. 为富不仁 歧路
B. 为富不仁 陌路
C. 见利忘义 歧路
D. 见利忘义 陌路
9.人是会思考的芦苇,也是世界上惟一会运用逻辑推理的生物。环环相扣,______的逻辑推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思考、研究和决策。在二战前著名的德国国会纵火案中,季米特洛夫的无罪辩护,就是利用自己娴熟的法律知识和______的逻辑推理,驳倒了法西斯分子的诬陷栽赃,使法官不得不当庭宣判无罪释放。但错误的逻辑推理也常常可以使人陷入诡辩荒唐的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思维缜密 不容辩驳 泥潭
B. 严丝合缝 毋庸置疑 泥沼
C. 层层递进 不容置喙 泥塘
D. 举一反三 无懈可击 泥淖
10.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江浙地区人才辈出,几乎每个县的博物馆里都有一张登有几个( )几十个中过状元的人的名单表,这真令人( )。
A. 以及 瞠目结舌
B. 甚至 瞠目结舌
C. 以及 目瞪口呆
D. 甚至 目瞪口呆
1.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①胜地,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圣地,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都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当然选用“圣地”。第②句中“减少”是减去一部分,“缩小”是使由大变小;同时还可以从词语搭配角度考虑,一般说“缩小差距”,而“减少差距”动宾不搭配。第③句,抑制房价,是指让房价降低;控制房价,是指让房价保持稳定。原句意思是说政府想要使房价降低,避免“房价增长过快”,所以应用“抑制”。故答案为C。
2.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但”后面的内容表示对前文的转折。“心理学经典理论”对于年轻人可能会陌生,但选择的话题应被年轻人所熟知。而“丰富的事例”是很多人经历过的,因此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和自己的影子。故答案为B。
3.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汉文帝确定元宵节,是其亲民政策的体现,给百姓带来的显然不是具体的祝福,排除A、C。文段讲的是元宵节的起源,因此强调的是其历史开创性,因此第二空填入“先例”更恰当。故答案为D。
4.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解析。文段意为“关键问题一解决,探月工程的其他问题就解决了”。先看第一个空,“迎刃而解”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容易解决,符合文意;“不攻自破”是指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或站不住脚,比喻事物的荒谬,用在此处不合适。由此,排除B和C选项。第二个空,形容艺术作品,AD选项不是很好区分。看第三空,“惟妙惟肖”意为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得天独厚”意为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第三句话意思是说小王模仿的非常像,填入“惟妙惟肖”合适,排除A选项。故本题选择D。 成语积累: 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 匠心独运:巧的心思。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 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5.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走投无路:投:投奔。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第一空形容围棋,应填入走投无路。第二空,出其不意:其:代词,对方;不意:没有料到。趁对方没有意料到就采取行动。后也泛指出乎别人的意料。攻其不备:其:代词,指敌人。趁敌人还没有防备时进攻。根据“灵感降临”可知出其不意更形象。第三空,防不胜防:形容无法防备,防备不过来。防患未然:防:防备。患:灾祸。然:如此。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题干明显是要对手防不胜防。故答案为A。
6.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浅尝辄止:浅:一点;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有时也用来形容不深入说明,点到为止。半途而废:半途,半途上;废,停止;荒废。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根据“没有深究其中深刻的道理”可知第一空应填入浅尝辄止。第二空,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此窍门,形容非常熟练。耳熟能详:指听得烂熟,可以详尽复述出来。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题干的意思是,对于寓言故事,我们很熟悉但是却没有探究其中深刻的道理,因此应填入耳熟能详。故答案为B。
7. 解析: 本题属于虚词和成语辨析题。“追求神秘和封闭”与“追求不可理解”之间很明显是递进关系,因此排除AD两项。“画地为牢”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文中提到“追求神秘和封闭”,“固步自封”相对更合适。故答案为C。
8.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第一空,为富不仁: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题干中没有涉及道义问题,为富不仁更切合语境。第二空,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岔路;错误的道路。陌路:指陌生路上遇到的每个陌生人。此处明显是错误的道路,应填入歧路。故答案为A。
9.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先看第二空,此处是在形容季米特洛夫的逻辑推理非常缜密。“不容辩驳”和“毋庸置疑”均侧重于对某种事实或能力的确认,强调的是一种确定性,而非严密性,“不容置喙”是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常形容没有说话的机会。这三个成语用来修饰“逻辑推理”都不恰当,排除A、B、C。再看第三空,“泥淖”比喻艰难而不易摆脱的困境,契合句意。第一空,“举一反三”是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和第一空前面的“环环相扣”是互相衔接的关系,符合语境。故答案为D。
10. 解析: 本题属于虚词和成语辨析题。甚至与以及都是连词,甚至:用在需要强调的一项前,表示这一项更加突出;以及:表示并列的关系,根据句意,选用甚至表示递进。第二空,瞠目结舌:瞠:瞪着眼睛;结舌:不敢说话的样子。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目瞪口呆:目瞪: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与空格前面的“令人”搭配,瞠目结合更恰当。故答案为B。
1,C 2,B 3,D 4,D 5,A 6,B 7,C 8,A 9,D 10,B
做更多的行测专项训练,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