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10:59:46

2014年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专项练习(18)

1.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老人说“你开错了窗户”是想告诉小女孩( )。
A. 人应该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B. 环境对人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影响
C. 通过转换视角,能摆脱失败和痛苦
D. 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也会不同
2. 上个世纪,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猎头公司”应运而生,其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招募或寻找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包括从其他的公司中“挖墙角”。“猎头公司”的不成文规则是:不得同时帮助自己的雇主乙从雇主甲公司“挖墙角”。一个“猎头公司”越优秀,它“挖墙角”的成功率就越高,雇用它的公司也就会越多。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个“猎头公司”越优秀,能成为其“挖墙角”目标的公司就越少
B. 为了确保自己的人才不被“挖墙角”,用人单位的最佳策略是雇用一家专门为自己服务的“猎头公司”
C. 为了确保自己的人才优势,用人单位的最佳策略是大幅提高雇员的工资,对所有的“猎头公司”敬而远之
D. “猎头公司”的运作是一种不正当的人才竞争方式,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基本利益
3. 文物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使得人们的文物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价值观可能取决于决策人员。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一般民众的文物价值观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
A. 文物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B. 不同文物价值观的优缺点
C. 文物价值观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D. 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4.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座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实力,而两者的相加并非一个常数,软实力直接影响着硬实力效能的发挥。软实力像一条软绳子,硬实力像一堆硬干柴,绳子虽软,却可以把硬干柴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铸造一座美好城市的巨大能量。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城市整体实力的概念及其构成
B. 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
C. 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各有侧重
D. 城市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求职的压力越来越大,到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有失落的感觉和悲观情绪。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更广阔的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对于大部分从小到大按照家长和老师的指令拼命读书,考上重点大学后却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中国大学生来说,无疑需要切实有效的指导。
这段文字的论述中心是( )。
A. 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B. 如何寻找就业机会和发展前途
C.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D. 大学生需要增强心理承受力的指导
6. 目前我们的城市化道路走了一条不符合中国的道路,为什么?一是现有的城市发展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把 农民关在城外,自己在城内搞现代化,这是为城市“锦上添花”,而不是搞农村“人口城市化”。二是我们在城市化道路上搞“天女散花”,强调大力发展小城镇, 因为“小城镇,大战略”,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问题。这是一种错误的战略选择和过时观念,实际上这是一种“离土不离乡”传统观念的延续,它实质上就是 不愿意让农民进大中城市,不许他们分享大中城市积累的文明成果。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
A. 城市化就是让农村人口城市化
B. 城市化就是使农村人口进入大中城市
C. 城市化就是让农民离土又离乡
D. 城市化道路选择要考虑中国国情
7.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行为的发动器,倘若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它就会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以下对“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C. “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D. 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8.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能源的需求必然是急剧、大量增长的。但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最能准确复述上面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
A. 我国的能源问题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 
B. 要把追求经济增长放在我们工作的首要位置  
C. 不能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而应大力限制能源消费  
D. 应当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把过高的能源消耗降下来
9.据科学院经济所宏观课题组的一份报告,从中国经济周期浮动的历史实践来看,经济增长低于两位数字后,调整期最多两年,经济就会迅速反弹,即使像1981、1990年那样严重的情况,也是两年后即行回升,比较之下,目前经济增长的下滑已超过三年,各种指标依然走低——用短周期波动来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以上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
A. 经济发展过程不断波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 中国经济告别了两位数增长时期,进入了新的调整周期
C. 通过调整,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大好形式就一定会出现
D. 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下滑期过长,找不到合理解释
10. ①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
②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但它不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吗?
③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当孔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他往往自己驾车——他确实是在驾着这个时代的马车。
④当混乱的历史有了理想与方向时,混乱就不再是一无是处,相反,倒往往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生机无穷的魅力。
⑤弟子们在车上或呼呼大睡或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⑥孔子使一些无序的暴力变成了有目的有方向的努力与企望,他使天下英雄入于他的彀中,并带着这些社会精英致力于建构新的理想。
将上面6个句子重新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②①⑥④③⑤
B. ⑥③①②④⑤
C. ②③⑤④①⑥
D. ⑥④②①③⑤
1,D 2,A 3,D 4,D 5,D 6,D 7,C 8,D 9,B 10,A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专项练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