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精选练习(1)
1.协和谬误,即某件事情在投入了一定成本、进行到一定程度而后发现不宜继续下去,却苦于各种原因而将错就错,欲罢不能。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协和谬误的是()。
A.妈妈给小莉买了一架钢琴,可小莉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后来,小莉的表妹开始学钢琴,妈妈就把钢琴送给了她
B.小明办了一家健身俱乐部的会员卡后,却被医生告知他在一段时间内不适宜剧烈运动,无奈之下,小明把卡低价转让给他人
C.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项目开展不久后,却发现该客机不一定能适应市场需求,但他们并未停止研制,最终该客机研制成功却由于不适应市场竞争而未投入使用
D.李某花了不少钱买了股票,最近由于金融危机,股市大跌因此并未将股票卖出李某却坚信这只是短期现象
2.强制消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如果消费者消费时上述权利中的任何一项受到限制,就意味着被强制消费。
下列不属于“强制消费”行为的一项是()。
A.某市启动数字化电视整体转换方案,其后三个月内将关闭模拟电视节目
B.一批游客游十三陵前被集体带到一个玉器店购物
C.列车运行时,乘车旅客只能在列车的餐车上用餐
D.顾客购物时,某食品店在顾客不同意的情况下以食品代替找零
3.衣服∶御寒
A.纸张∶运输
B.毛笔∶书写
C.电话∶电波
D.故事∶讲述
4. 愉快:快活
A.信任:信息
B.严肃:严谨
C.真诚:诚实
D.闲聊:休闲
5.建筑工人:楼房
A.木匠:家具
B.飞机:飞行员
C.上帝:世界
D.蜜蜂:花朵
答案及详细解析
1.解析:协和谬误的定义要点是:①投入一定成本、进行到一定程度后;②发现不宜继续下去;③错就错,欲罢不能。A、B两项都没有将错就错,不符合③;C项在发现客机不一定能适应需求后仍然继续研制,符合定义;D项李某并未发现不宜继续下去,不符合②、③。故答案为C。
2.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定义。A项“三个月内将关闭模拟电视节目”说明用户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受到限制,B项“游客被集体带到一个玉器店购物”说明了游客不接受玉器店购物此项服务的权利受到限制,C项“乘车旅客只能在列车的餐车上用餐”说明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在列车的餐车上用餐,但是并不能说明乘车旅客选择权受到限制,旅客仍然有一定的选择权。D项“在顾客不同意的情况下以食品代替找零”说明顾客不接受任以食品代替找零的服务的权利受到限制,因此A、B、D项均有消费者的权利受到限制。故正确答案为C。
3.解析:题干中两个词语是事物与其作用的关系,衣服可以用来御寒;毛笔可以用来书写。故答案为B。
4.解析:本题考查近反义关系。题干中的词项是近义词,符合这一要求的只有C项,真诚和诚实含义相近;最具干扰性的是B项,严肃重在庄重,而严谨重在严密、谨慎,二者侧重点不同。故答案为C。
5.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造句法,建筑工人建造楼房;木匠制作家具。D项蜜蜂在花朵上采蜜。故答案为A。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