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题库每日精选: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精选练习(1)
1.汉字产生的标志是殷商后期所形成的初步定型的甲骨文,其后经过了六千多年的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字。下列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隶书小篆楷书行书
B.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C.隶书小篆行书楷书
D.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2.中共“十三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本质是( )。
A.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B.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3.下列作者、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契诃夫—《樱桃园》
B.欧•亨利—《百万英镑》
C.马克•吐温—《最后的藤叶》
D.拜伦—《园丁和主人》
4.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是()
A.行政主体享有自由裁量权
B.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
C.行政权的单方性与强制性
D.行政权的优益性
5.根据《公务员法》,以下哪些人员不具有公务员身份?
A.某街道派出所干警
B.市法院院长
C.省总工会机关办公室科员
D.省教育学院院长
答案及详细解析
1.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小篆产生于秦朝,隶书由小篆演化而来,行书的产生晚于楷书。故答案为D。
2.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明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改。基本路线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答案为C。
3.解析:本题属于文学常识题。B选项《百万英镑》的作者是马克•吐温;C选项《最后的藤叶》作者是欧•亨利;D选项《园丁和主人》的作者是安徒生。故答案为A。
4.解析: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的双重性决定行政职权具有不可抛弃性的因素。故答案为B。
5.解析:本题属于法律常识题。A、B、C选项均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选项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故答案为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