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10:57:25

常识判断:经济常识精选练习(2月17日)

1、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会超过1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意味着( )
        A . 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
        B . 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资本的劳务投入价值的增加
        C . 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价值的增加
        D . 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将更加合理
       
        2、为了应对2008年底以来的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了()。
        A .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B .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
        C .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 .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3、由世界银行提出并被多数国家认可和采用,对国内生产总值测算进行修正的指标是()
        A . 人类发展指数
        B . 环境GDP
        C . 绿色GDP        
        D . 幸福指数
       
        4、菲利普•科特勒在分析国家繁荣或衰退时,提出()。
        A .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B . 区位优势理论
        C . 国际竞争力理论
        D . 国家内在能力基本框架
       
        5、在下列关于公司储蓄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公司储蓄占到国内储蓄的大部分
        B . 公司储蓄占国内储蓄的比重与公司数量和规模无关
        C . 公司储蓄占国内储蓄的比重与公司数量和规模成反比
        D . 公司储蓄占到国内储蓄的小部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
1、C
解析: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会超过1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意味着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价值的增加。故答案为C。
2、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2008年底,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两年多时间内安排4万亿元资金强力启动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故答案为C。
3、C
解析: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反映经济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但它没有扣除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所造成的损失。为了校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国 民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 长的净正效应。故答案为C。
4、D
解析: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美国战略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分析国家繁荣或衰退的原因时,提出了“国家内在能力”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国家的繁荣与贫困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资源,而是取决于国家的内在能力。故答案为D。
5、A
解析: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在我国公司储蓄占到国内储蓄的大部分。故答案为A。
       
        还有疑惑?可以登陆步知公考问老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常识判断:经济常识精选练习(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