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10:49:36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模拟试卷

本文为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现阶段,考生也可使用步知公考学院名师大咖课程(花木君/风暴羚羊)复习备考。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1. 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一般会导致_______。
A. 本国进口增加
B. 本国旅游收入不变
C. 本国出口增加
D. 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2. 春节,我们有贴春联的民俗。春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个家庭几代人贴过的春联有:
(1)联产承包显威力,国富民强示繁荣
(2)新中国百废待兴,共和国前程似锦
(3)已把复兴编入梦,正将崛起织成春
(4)骏马奔腾迎奥运,五洲健儿谱新篇
按照这些春联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2)(1)(3)(4)
B. (1)(2)(4)(3)
C. (1)(2)(3)(4)
D. (2)(1)(4)(3)
3.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 )。
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可持续性
D. 可协调性
4.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
A. 朝鲜族
B. 蒙古族
C. 壮族
D. 回族
5.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除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还有( )。
A. 助人为乐
B. 爱岗敬业
C. 敬业奉献
D. 尊老爱幼
选词填空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6. 我们在大脑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读,()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我们既然以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此 因而
B. 那么 因而
C. 那么 因为
D. 因此 因为
7. 对历史学家来说,有责任把人物的原貌和事件的真相尽可能准确、完整地向读者讲清楚。说“尽可能”,是因为受史料的局限,有些人物和事件无法核实,难以恢复事实真相,只能根据掌握的史料做出__________。历史不是自然科学,不能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精确的数据和结论,对人物和事物的叙述,对动机和起因的推论,对结果和影响的分析,都要做出主观的评判。有些学者倒果为因,先设论点,再找论据,有些学者,为了推到他人的成论,也挖掘史料以__________自己的观点,这就涉及史家的指导思想和治学态度问题。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推断 支撑
B. 假设 树立
C. 判断 证实
D. 猜测 支持
8. 一个人应该从多方面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但首先要做到的是______端正。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品行
B. 品性
C. 态度
D. 品格
9. 目前的中国政党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 )的产物,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模式,蕴含着符合中国国情的( )。
依次填入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生发展 独特规律
B. 有序发展 内部规律
C. 发展演进 内在逻辑
D. 发展变化 固有特色
10. 有的工作,难度极大,却能够马到成功,有的事情,举手之劳,却办得一塌糊涂,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干事情的人是临事而惧、周密________还是临事不备、________上阵。态度不同,结果迥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筹措 仓忙
B. 筹备 轻装
C. 策划 赤膊
D. 筹划 仓促
11. 龟缩在一个孤立据点的敌人,听到人民武装力量的炮声愈来愈近,一个个心惊肉跳,整日里____。
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惊慌失措
B. 惴惴不安
C. 狼狈不堪
D. 愁眉苦脸
12. 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或许因为(),孩提时的小刘便对音乐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
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耳闻目睹
B. 耳提面命
C. 耳熟能详
D. 耳濡目染
13.或许我们真的需要经典作品来______我们偶尔困顿迷茫的精神,用大师的智慧烛照我们前行的步伐,他们的作品有着______岁月阻隔的力度,唤起我们在这个浮躁时代里重新对人生的追索,从眼前困扰的现实中超脱出来。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观照   消弭  
B. 唤醒   超越  
C. 支撑   穿透  
D. 消除   跨越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gwyone 发表于 2017-4-6 12:12:57


片段阅读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14. 楷树,果实椭圆形,红色,木材细致。相传这种树最早生长在孔子墓旁,树干挺拔,枝繁叶茂,似为众树的榜样。模树,春天青翠碧绿,夏季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色泽纯正,“不染尘俗”也为诸树之榜样,相传此树最早生长在周公的墓旁。这两种树分别称之为“楷”和“模”,以树喻人,故把人的模范行为称之为“楷模”。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楷”和“模”是两种树木的名称
B. “楷模”二字都带“木”字
C. “楷模”原指两种树
D. 楷树、模树皆有灵气
15. 在当前单一的评价体系中,学校很难认识到将学生分为“优生”、“差生”这种做法所存在的问题,因为目前的 评价体系,就是要把学生分出高低,学校的做法不过是顺应这种体系。很多时候,学校老师还认为只给学生发奖状、证书不够,因而以徽章等来强化学生对优生、差 生的印象,而对于学校的做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没有人认为有什么问题。
对学校将学生区分为优生、差生这样的做法,作者的态度是()。
A. 有所质疑
B. 完全否定
C. 不置可否
D. 基本赞同
16. —个城市展现的文化常潜藏在语言文字中,因为它像呼吸一样平常,所以极易被忽略,然而它又是不可或缺的。
能够最准确地复述上面这段话的一项是_____。
A. 潜藏在语言文字中的城市文化极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
B. 城市文化潜藏在语言文字中,极易被忽略
C. 潜藏着城市文化的语言文字像呼吸一样容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
D. —个城市的文化常常通过它的城市文学表现出来
17. 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内几亿吨甚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来源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_________。
A. 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十分恰当
B. 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C. 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说更为恰当
D. 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18. 莱布尼茨认为,认识可分为模糊的和明晰的,明晰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明确的和混乱的。模糊的认识不可能成为知识,因此用不着去研究它。明确的明晰认识即理性认识,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而那种既混乱又明晰的认识值不值得研究呢?从明晰的角度来说,是值得研究的;从混乱的角度来看,研究起来会有很大困难。
下列对莱布尼茨的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模糊的认识虽然是一种知识,但研究起来会有很大困难
B. 明晰的认识可分为明确的认识和模糊的认识
C. 那种混乱又明晰的认识是没有研究价值的
D.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理性认识即明确的明晰认识
19. 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游泳可给写文章一些启示
B. 很多人从游泳中得到文学创作的灵感
C. 想写好文章,必须多读书
D. 多读书,读好书
20.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依次填入上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③①⑥⑤②④
B. ①④⑤⑥③②
C. ①②③⑥⑤④
D. ③②①④⑤⑥
数学运算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21. 商品A比商品B贵30元,商品A涨价50%后,其价格是商品B的3倍,则商品A的原价为( )?
A. 30元
B. 40元
C. 50元
D. 60元
22. 甲、乙两瓶酒精溶液分别重300克和120克;甲中含酒精120克,乙中含酒精90克。问从两瓶中应各取出多少克才能兑成浓度为50%的酒精溶液140克?( )
A. 甲100克, 乙 40克
B. 甲90克,乙50克
C. 甲110克, 乙30克
D. 甲70克, 乙70克
23.一个男孩子的兄弟和姐妹一样多,而他的一个妹妹只有比她的兄弟数少一半的姐妹,问他家共有多少男孩子。(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4. 某县筹备县庆,园林部门决定利用现有的3490盆甲种花卉和2950盆乙种花卉搭配A、B两种园艺选型共50个摆放在迎宾大道两侧,已知搭配一个A种造型需甲种花卉80盆,乙种花卉40盆,搭配一个B种造型需甲种花卉50盆,乙种花卉90盆,则搭配方案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5.在724后面补上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六位数,使其能被3、4、5整除,则下列合乎条件且最小的是( )。
A. 724320
B. 724200
C. 724100
D. 724020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gwyfive 发表于 2017-4-6 12:22:44


类比推理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26. 迪斯尼:乐园
A. 钓鱼岛:海洋
B. 蓬莱阁:仙境
C. 小桥:流水
D. 性格:急躁
27.地球∶宇宙
A. 白云∶大气
B. 桌椅∶教室
C. 树木∶树枝
D. 铅笔∶钢笔
28. 红绿灯:开关柜
A. 千斤顶:百米尺
B. 手摇床:脚踏车
C. 加热炉:冷却罐
D. 装卸车:录放机
29. 贝多芬:《英雄》
A. 凡高:《最后的晚餐》
B. 高尔基:《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达•芬奇:《向日葵》
D. 米开朗琪罗:《创世纪》
30. ( )对于 理性认识 相对于( )对于 感性认识
A. 逻辑 感觉
B. 精神 理性
C. 推理 知觉
D. 判断 哲学
图形推理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31.

A.

B.

C.

D.

32.

A. (备选图片中的第一个)
B. (备选图片中的第二个)
C. (备选图片中的第三个)
D. (备选图片中的第四个)
33.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的一个图形。
A.

B.

C.

D.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备选图片第一个
B. 备选图片第二个
C. 备选图片第三个
D. 备选图片第四个
35.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gwyone 发表于 2017-4-6 13:39:18


定义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36. 牛鞭效应是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的现象,指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现象逐级放大,导致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下列属于“牛鞭效应”的是:
A. 在各地禽流感流行期间,零售商甲听说醋可以预防流感,他将此视为不错的商机,大量囤积袋装醋,以待未来高价销售
B. 某新产品上市,供不应求,零售商甲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临时增加向批发商乙的订货量,乙根据不同零售商提交的订货量向商品销件中心订货
C. 零售商甲根据上月销量估算出一个订货量,为保证该订货量及时可得,在稍微增加定货量之后提交给批发商乙,乙出于同样的考虑向某商品销售中心订货
D. 某商品销售中心根据市场动向和年销售目标,加大该商品投放市场的力度,越来越多的零售商选择了该商品
37. 联觉心理: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的心理现象。
下列利用了联觉心理的是_____。
A. 职场套装的发明帮助女性更好地融入了工作环境
B. 节日里各家店铺都挂上了一排排红灯笼
C. 卧室装修为暖色调让人感到温暖
D. 迷彩服是现代军人普遍使用的一种军服
38. 文学批评,是文艺科这一个具有独立性的重要内容。是对作家作品进行系统地、科学地、深入地分析研究,即阐释作品的意义,评定其价值,以发挥作品的社会作用,又帮助作者总结创作经验,指导读者文学欣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那个不属于文学批评:( )。
A. 文章《〈诗经〉浅议》
B. 文章《评莫言小说的语言及其特征》
C. 著作《〈红楼梦〉研究》
D. 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
39.获致身份是指一个人经历某种公开的、具有竞争性的奋争或因具备某种特殊的本领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获致身份说法的是:
A. 生子当如孙仲谋
B.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C. 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D.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40. 第三者责任险负责赔偿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所谓第三者是指被保险人及其财产和保险车辆上所有人员与财产以外的他人、他物。所谓“所有人员“指车上的驾驶员和所有乘坐人员,但这些人下车后除驾驶员外,均可视为第三者。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的是()。
A. 甲驾驶自己的私人车辆出行,途中车辆发生故障。甲下车修理,车辆突然向后滑行,甲被车辆轧断脚掌,本次事故中甲的医疗费用共计5000元
B. 甲驾驶卡车向某市运送货物,由于雪天路滑,在避让行人时,发生了翻车事故。经核查,本次事故中车辆损毁及货物损毁费用共计1.9万元
C. 甲为某长途汽车司机,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车厢内突然起火。乘客乙被烧伤,财物被烧光。乙要求甲赔偿医疗费用及财物损毁费用共计1万元
D. 甲驾驶大巴车送一批游客去参观名胜古迹。到达旅游地点,甲倒车时将在车后绕行的乘客乙撞伤,后乙向甲索赔2万元
逻辑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41. 只有部分人能德才兼备。有的人有“德”但缺乏“才”,而有的人有“才”却没有“德”。前者虽然对社会贡献不大,但对社会没有危害;后者“才”越大对社会危害就越大。由此可见()。
A. “才”越大的人“德”越少
B. 有些人“才”越小对社会越有利
C. “才”的大小不影响人对社会贡献的多少
D. 应当使更多的人德才兼备
42.因为青少年不应当吸烟,所以提案禁止向青少年出售香烟是十分合理的。但是,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就如同在交通要道上设置路障,堵住100位驾驶员,仅仅只是为了逮捕其中的一位无证驾驶者,路障阻碍的不仅仅只是那些违法的人,而是所有的人。
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评价以上所提出的禁令,即对禁止使用自动售烟机所提出的反对意见?()
A. 自动售烟机比其他自动售货机更容易出错吗
B. 目前是否有法律规定,禁止将成人专用的东西出售给青少年
C. 提高香烟销售税能阻止青少年购买香烟吗
D. 禁止设置自动售烟机是否给许多成年买烟者带来了不便
43. 英国研究各类精神紧张症的专家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三分之一;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百分之四十四承认上网后感到紧张和烦躁。有关心理专家认为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
根据上述资料,以下哪项最不可能成为导致“互联网狂躁症”的病因? ()
A. 由于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如果要访问比较繁忙的网址,有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B. 上网者经常是在不知道网址的情况下搜寻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成功的概率很小,有时花费了工夫也得不到预想的结果
C. 虽然在有些国家使用互联网是免费的,但在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
D. 在Internet上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很多时候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
44. 近来西方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除污染了地球环境外,还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以下最能反驳西方舆论界的观点的是()。
A.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
B. 去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比往年低
C. 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D. 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
45. 动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素和肾上腺功能的降低,与此同时,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冬眠后的动物抗菌抗病能力反而比平时有所增加,显然冬眠对它们是有益的,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而身体内的一切器官更会显出返老还童现象,由此可见,动物在冬眠时期神经系统的肌肉仍然保持充分的活力,而新陈代谢却降到最低限度。
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
A. 很多昆虫,不是以“成虫”或“幼虫”,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
B. 刺猬,一次冬眠能睡上200多天,醒来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精神和体力
C.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长达半年,冬眠期间脉搏变得极为微弱,体温更直线下降到5°
D. 雌熊仔冬眠中,让雪覆盖着身体,一旦醒来,它身旁就会躺着一两只小熊,这是冬眠时生产的仔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gwyfive 发表于 2017-4-6 15:07:27


资料分析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资料题】2003年,武汉市农村居民8大类消费支出中5增3减。全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总支出人均1132.4元,比上年增长10.7%;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18.8元,增长17.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310.9元,增长6.1%;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人均148.2元,增长27.8%;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141.7元,增长61.0%;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人均254.2元,下降8.3%;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人均141.7元,下降7.8%;其他商品支出人均104.4元,下降16.5%。
46. 2003年武汉市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约为多少元?( )
A. 2200元
B. 2250元
C. 2300元
D. 2352元
47. 2003年武汉市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增长速度是百分之几?
A. 11.2%
B. 8%
C. 11.3%
D. 15%
48. 全年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增长最快的类别是( )。
A. 食品
B. 医疗保健
C. 交通和通讯
D. 衣着消费
49. 全年农村居民2003年的恩格尔系数为( )。
A. 48
B. 10
C. 52
D. 42
50.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 )。
A. 27%
B. 36%
C. 13%
D. 41%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gwythree 发表于 2017-4-6 16:40:33


1.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学常识。一国货币升值,意味着本国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上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量就要下降。所以一般会导致本国出口减少。但对消费者有利。本国货币升值了,可以兑换出更多的外国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国外商品。一般会导致本国进口增加。对于来本国旅游的外国游客来说,购买本国商品的价格上涨,所以会导致本国旅游收入减少。故答案为A。
2.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1)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是1980年左右;(2)指的是新中国成立,时间是1949年;(3)指的是中国梦,时间是2013年;(4)指的是北京奥运会,时间是2008年。所以顺序是(2)(1)(4)(3),答案为D。
3. 解析: 本题考查政策理论。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必须突出实践特色,在学习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要自觉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起来。故答案为A。
4. 解析: 本题属于地理常识题。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壮族1620万 、满族1068万;人口在1000—500万人之间的少数民族,回族981.68 万、苗族894.01万、维吾尔族839.94 万、土家族802.81万、 彝族776.23万、蒙古族581.39万、藏族541.60 万。故答案为C。
5.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常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故答案为C。
6. 解析: 本题属于虚词辨析题。根据语境,第一个空格前后的两个分句之间为因果关系,故第一个空格选"因此";"因而"与"因为"引导的都是因果关系,但二者在句子中应用的位置不同,"因为"引导的是原因,"因而"引导的是结果,"以它当作消遣品"正是"没有严格选择"的原因,故第二个空格选"因为"。故答案为D。
7.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第一空根据前文的“无法核实”可知,对事实真相只能进行较为不确定的推断或是猜测,排除C项;第二空宾语是观点,搭配支撑、支持都可以,因为“证实”一般指的是事情真相,而观点则是主观性的。支持与支撑在表达风格相比而言,支撑更为书面,根据语境A为最优选项,故答案为A。
8.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品行指人品德性。品性指品质的性格和特征。态度指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人或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品格指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决定了这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模式。题目强调的是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品行”指的是人品德性,所以品行用在这里比较合适。故本题选A。
9. 解析: 此题考查近义实词的辨析。“中国历史”与“发生”不搭配,排除A。D项的“固有特色”与前面的“自身特色”有重复,排除。由常识可知,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有序”的,由此排除B项。C项“发展演进”符合历史特点,且“内在逻辑”也比较恰当。故答案为C。
10. 解析: 本题考查实词辨析。“干事情的人是临事而惧、周密”中用顿号表示并列关系,也就是说第一个空和“临事而惧”的意思相近,“筹备”、“策划”二者均可以,“筹措”一般与资金搭配,排除A项;“临事不备、上阵”中用顿号表示并列关系,就是说第二个空和“临事不备”的意思相近,“仓促”要表示事到临头没有准备就去。故本题答案为D。
11.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惴惴不安指恐惧不安的样子,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符合语境。故答案为B。
12.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A项“耳闻目睹”指亲耳听到,亲眼看到。B项“耳提面命”,形容教诲殷勤恳切。C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到影响。D项“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根据”他的父亲是一名指挥家“”孩提时的小刘便对音乐演奏显现出很高的天赋“,可知应当填入耳濡目染。故答案为D。
13.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词语搭配。第一空A、D项“观照”、“消除”与“精神”搭配不当,故排除。第二空,“穿透”与“阻隔”为固定搭配,而“超越”与“阻隔”不搭配。“岁月阻隔”需要“穿透而不是超越,且穿透与剧中的力度也更搭配。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14.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楷模”的由来。前两句讲楷树,第三句讲模树。末一句讲由这两种树到“楷模”这一词语的由来。A项是材料的信息之一,但没表现出后来的演化,故排除。B项从“楷模”的字体入手,文中不曾涉及,排除。D项主要讲楷树和模树,不是文中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故答案为C。
15. 解析: 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文段中,第一句主要强调“学校很难认识到将学生分为“优生”、“差生”这种做法所存在的问题”,第二句强调,学校老师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可见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存在问题,但是存在问题不代表一无是处,所以答案选A。
16. 解析: 将长句进行缩略可知,文段表达的意思是“城市文化极易被忽略,但不可或缺”。四个选项与之相匹配的只有A项。
17.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衔接题。“磷虾是南极生态中的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没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是不把磷虾和企鹅、鲸类、海豹地位等同。故答案为D。
18.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由原文“明确的明晰认识即理性认识,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可知,选项D正确。由“模糊的认识不可能成为知识”可知A项错。由“明晰的认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明确的和混乱的”可知B项错。由“那种既混乱又明晰的认识……是值得研究的”可知C项错。故答案为D。
19.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游泳只是一个例证,自然不是作者所要强调的内容,排除A、B项;比较C、D项,显然C项更合适,作者强调的是多读书才能写好文章。故答案为C。
20. 解析: 本题属于语句排序题。第一步,依词分组,合并同类项。从所给的六个句子看,可分三组:②和④都含有“人”,可分在一组,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可看出②④句是紧承⑤的,据此②④⑤分为一组;通过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灯芯草是长在水边的一种草本植物,因此可把①⑥分成一组;而③则单独为一组。第二步,进行组内排序。⑥是紧接着①的动作,应排成①⑥;“离开”,“回到”,“享受”三个动词,十分连贯,所以应该排成⑤②④;③可单独。第三步,根据句子排层序。后面说天鹅“很喜欢接近人”,表明⑤②④应放在最后。原句前面只有一句“时而在水上遨游”,接③这单独一句,然后再接①⑥,句数从一句到两句,再到三句,音韵和谐。故答案为A。
21.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
解法1:列方程求解。设商品A的价格x元,则根据题意知:x(1+50%)=3(x-30),解x=60。故答案为D。
解法2:可用代入排除法。根据“A比B贵30元”,排除A:因为B商品不可能是0元;排除B:A是40元,则B是10元,它的3倍才30元,显然不可能,因为A肯定大于30元。然后代入选项C:A是50元,则B是20元,A增长50%则是50+25=75元,B的三倍才60元,矛盾,排除。故答案为D。
22. 解析: 甲的浓度=(120/300) ×100%=40%,乙的浓度=(90/120) ×100%=75%,令从甲取x克,则从乙取(140-x)克溶质不变=>x×40%+(140-x)×75%=50%×140=>x=100。综上,需甲100,乙40。故答案为A。
23. 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问题。
解法1:可用代入法求解,该家庭有3个女儿和4个男孩的时候,符合题目要求。
解法2:设有X个男孩,Y个女孩,那么一个男孩的兄弟和姐妹一样多,就说明:X-1=Y,他的一个妹妹只有比她兄弟少一半的姐妹,说明:Y-1=X/2,将X-1=Y带入Y-1=X/2,消去Y得,X-1-1=X/2,所以Y=3,X=4,即4个男孩,3个女孩。故答案为C。
24.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问题。根据题意,假设搭配了A种造型x个,则B种造型为50-x个,从而有80x+50×(50-x)≤3490;40x+90×(50-x)≤2950,解得31≤x≤33,满足条件的x共有3个。故答案为A。
25. 解析: 本题属于数学运算题。解法一:能被3整除,就是说7+2+4再加上后三个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7+2+4=13,直接排除C项,ABD三项都能被4、5整除,而要求最小的,故答案为D。(解法二:求3、4、5的最小公倍数为60,代入法,直接从最小的数开始。故答案为D。)(解法一由考生secondhomie提供)
26. 解析: 迪斯尼有“乐园”之名,迪斯尼是众多“乐园”之一。A、C、D项均构不成包容关系中种属关系;B项蓬莱阁有“仙境”之称,蓬莱阁是众多“仙境”之一。故答案为B。
27. 解析: 地球是宇宙的一部分,桌椅是教室的一部分。A项白云和大气以及D项铅笔和钢笔之间的逻辑不是组成关系,C项树木不是树枝的一部分,应为树枝是树木的一部分。故答案为B。
28. 解析: 从纵向看,红绿灯和装卸车分别由一对反对关系的词构成,红和绿是相反的交通指示灯颜色,装和卸是相反的装运动作。开关柜和录放机分别由一对矛盾关系的词构成,开和关、录和放均是矛盾关系。故答案为D。
29. 解析: 题干中的词项是作者与其作品的关系,《创世纪》的作者是米开朗琪罗。《最后的晚餐》的作者是达•芬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列宾,《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故答案为D。
30.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判断是理性认识的一种形式,知觉是感性认识的一种形式。在哲学上,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有:概念——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判断——在概念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区分、识别;推理——由一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下一个判断。理性认识的这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不断深化,具有递进性。故答案为C。
31.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几何特征。黑白相间,矩形与圆形两两相间。故答案为B。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gwyfive 发表于 2017-4-6 16:49:36

32.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几何属性题。第一组图形中,三个图形都是由方形元素组成,里面有递减的直线,并且都是横竖对称图形。第二组图中,每个图都由菱形组成,并且也是横竖对称,里面直线条数递减。只有B符合规律。故答案为B。
33.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时针方向,从图形的中心开始沿线运动,可以看出A、B、D三项为逆时针运动,C项是顺时针运动,故答案为C。
34. 解析: 本题考查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封闭空间数,题干图形中封闭空间数是3、4、5、6的等差数列,故未知项应选择7个封闭空间的选项。故答案为B。
35.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移动、旋转。图形顺时针旋转,注意箭头的方向。故答案为B。
36. 解析: 牛鞭效应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传递,“信息被扭曲放大”,导致“需求信息越来愈大”。A选项“零售商囤货”是个人行为,没有信息的传递的过程;B项零售商向甲向供应商乙的需求信息增加,但供应商乙结束了这种信息放大的传递,而是根据定额向上提交订货量;D项没有最终客户端,也没有信息的传递,也没有信息的放大;只有C项“从零售商甲到供应商乙再到销售中心”的传递过程,订货量逐渐增加,即需求信息放大。符合定义,故答案为C。
37. 解析: 联觉心理的定义要点为: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变化。A项职场套装帮助女性更好融入了工作环境,这里只有一种感觉,并没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变化,不符合定义要点;“挂上了一排排红灯笼’’也没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变化,不符合定义要点;暖色调,是一种人们对色彩的视觉,让人感到温暖,引起了人们心理感觉变化,符合定义要点;D项没有感觉变化,不符合要点。故选C。
38. 解析: D项不符合“对作家作品……分析研究,评定其价值……”这些条件。故答案为D
39.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学单定义判断。C、D两项都强调世袭、血统,不是通过公开具有竞争性的奋争,也不具备特殊本领,只是对原有社会地位的继承,易排除。A项迷惑项较大,“生子当如孙仲谋"是赞扬或鼓励某人很有出息,表示努力了会成功,但并没有强调"获得社会地位”。只有B项意为“王侯将相的贵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而并非天生的贵种”,相比A项更符合获致身份的定义。故答案为B。
40. 解析: 根据题干所给定义可知,驾驶员下车后不能视为第三者,排除A。B项只是车辆及货物损毁,未造成车外人员的人、财、物损失,应排除;C项乘客乙在车厢内受伤并未下车,也应排除;D项是乘客乙下车后又被该车撞伤,属于第三者责任险的范围。故答案为D。
41. 解析: 题干强调对于有“德”但缺乏“才”对社会没有危害;对于有“才”无“德”之人,由于其“才”越大,对社会危害就越大。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推断,题干得不出“才”越大的人“德”越少的结论;B项针对无“德”之人,其“才”越小,反而对社会越有利,符合题干推断;C项错误,“才”的大小是影响人对社会的贡献多少的;D项属于无中生有,判断推导不出此结论。故答案为B。
42. 解析: 评价型题目。文段中的举例表明设置路障给未违法者带来不便,与D项意思表示一致。故答案为D。
43. 解析: 解释说明型题目。A项的“长时间等待”,B项的“成功概率很小”,D项的“无所适从,失去信心”,这些上网过程中的情况都能够让人感到紧张、烦躁和恼火,从而引起“互联网狂燥症”,因而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网导致“互联网狂燥症”的原因,排除。C项说“我国实行上网交费制,这对网络用户的上网时间起到了制约作用”。既然交费限制了人们的上网时间,那么应该是可以减少上网引起的紧烦躁和恼火,从而避免导致“互联网狂燥症”。显然C项不能解释“互联网狂燥症”的原因。故答案为C。
44. 解析: 论点:西方舆论界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还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价格的暴涨。
A项,石油产量近年不断下降,并没有提及价格,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价格的暴涨”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
B项,去年中国经济依然高速发展,但是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比往年低,即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价格的暴涨,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价格的暴涨”的矛盾关系,从而以事实直接否定题干论点,削弱西方舆论界的观点;
C项,西方发达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是他因削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点;
D项,汽车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国际上石油等能源价格的暴涨,是他因削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点。
综上,B项的内容是题干论点的矛盾关系,比C项和D项中的他因削弱力度更强。 故答案为B。
45. 解析: 削弱型题目。B项刺猬睡200多天,而且醒来后还需很长时间恢复原来的精神和体力,显然与“使它们到翌年春天苏醒以后动作更加灵敏,食欲更加旺盛”不符,削弱了题干结论。而A、C、D项都与题干相符。故答案为B。
46. 解析: 武汉市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包括8大类消费支出和,约为2352元。故答案为D。
47. 解析: 2002年武汉居民8大类人均为:
食品消费总支出人均:1022.9元;
衣着消费支出人均:101.0元;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人均:293.0元;
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人均:116.0元;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人均:88.0元;
居民居住消费支出人均:277.2元;
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人均:153.7元;
其他商品支出人均:125.0元;
合计:2176.8。
故2003年消费总支出增长速度为(2352÷2171.8—1)×100≈8%。故答案为B。
48. 解析: 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速度60.1%,远高于其他支出增长速度。故答案为B。
49. 解析: 恩格尔系数是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2003年武汉居民恩格尔
系数=1132.4÷2352×100%=48%。故答案为A。
50. 解析: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10.9÷2352×100%≈13%。故答案为C。
1,A 2,D 3,A 4,C 5,C 6,D 7,A 8,A 9,C 10,D 11,B 12,D 13,C 14,C 15,A 16,A 17,D 18,D 19,C 20,A 21,D 22,A 23,C 24,A 25,D 26,B 27,B 28,D 29,D 30,C 31,B 32,B 33,C 34,B 35,B 36,C 37,C 38,D 39,B 40,D 41,B 42,D 43,C 44,B 45,B 46,D 47,B 48,B 49,A 50,C
精华推荐
2017年国考行测必考常识汇总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卷汇总
步知公考申论花木君、行测风暴羚羊视频课程合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合集(行测+申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下半年四川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