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
本文为行测题库提供的2016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试卷,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多多的练习模拟试卷,熟悉考试题型,争取在考场上超常发挥,一举成公。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1. 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 )。
A. 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B. 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C. 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
D. 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
A. 基因工程
B. 发酵工程
C. 酶工程
D. 细胞工程
3. “早虹雨滴滴,晚虹晒脸皮。”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傍晚看到的虹是西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而形成的东虹。关于虹形成的天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虹和东虹都预示着天空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B. 西虹和东虹都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
C. 东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西虹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D. 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东虹预示着西方天空已没有降雨云了,天气必然是晴朗的
4.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油锅起火后立即用水扑火,并迅速熄灭炉火
B. 电路保险丝(片)熔断,用铜线代替以保护电器
C. 身上着火,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D. 停电的夜晚发现煤气泄漏后,点燃蜡烛查找泄漏原因
5. ( )在( )中提出“看不见的手”。
A. 大卫•李嘉图;《经济思想史》
B. 凯恩斯;《国富论》
C. 亚当•斯密;《国富论》
D. 马克思;《资本论》
选词填空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6. 最近,一项关于体重与死亡率的研究让人________.该研究认为,按照国际_________的体重评价标准,超重人群比体重正常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死亡率可能要低6%。这一结果一经公布,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大众媒体数十年来一直_________的观点是,超重甚至是适度的体重增加都不利于健康。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A. 啼笑皆非 公认 同意
B. 出乎意料 通行 宣传
C. 匪夷所思 现行 强调
D. 无话可说 认可 灌输
7.感觉上与我容易投机交谈的人,多是比我年长十岁或十几岁的,也许因为他们都( )了各个领域的书籍,从年轻时候起就曾深深( )自我内心和世间万象。我平时所思所想,都是人生观问题,所以与同年代的人往往难有共同语言。对方若是20来岁的年轻人,未曾思考过人生,那自然我们就( )。
A. 摄取,审悉,无言寡语
B. 涉及,审视,无言以对
C. 涉猎,审视,话不投机
D. 涉猎,审悉,一拍即合
8. 人都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三面春山如睡,中间盈着一汪湛湛碧水,真有“流出桃花波太软”的娴静;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依依可人的苏堤白堤上,烟柳画桥,风帘翠幕,这份景致只有天宫仙境可比;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______;,她云山逶迤,亭台隐现,真有泼墨山水欲露还藏的意趣;人又说西湖的神韵在于她的______;,她那四时八节之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俱有灵秀之气,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清幽 绮丽 奇俏 多彩
B. 清丽 清幽 多彩 奇俏
C. 奇俏 多彩 清丽 清幽
D. 多彩 奇俏 清幽 清丽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这所古老的建筑正当窗口,( )交通。要不要拆除,有关部门正在研究。
(2)这种树的表皮可以一层层剥下来,做成精致的小盒子,并不( )它的生长。
(3)还有难于计算的尘埃和气体组成的星云,浮游在星星与星星之间,浮游在宇宙空间里,( )星光的通过。
A. 妨碍 阻碍 妨害
B. 妨害 阻挡 妨碍
C. 妨害 阻止 中断
D. 妨碍 妨害 阻碍
10.爱因斯坦与波普尔都认为科学的理论是人类的“( )”而不是“( ) ”。或者说,在自然界背后并没有隐藏着“真理”等待我们“发现”,科学理论是人类的创造物。
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发明,发现
B. 创造,改造
C. 发现,发明
D. 改造,创造
11.影响消费者口碑的,有时不是产品的主体,而是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如西服的纽扣、家电的按钮等等,这些____ 的失误,却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赢得口碑必须对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并____ ,只有产品和服务水平超过顾客的期望,才能让消费者在快乐享受的同时,广泛地进行传播。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处可见 面面俱到
B. 漫不经心 有的放矢
C. 司空见惯 无微不至
D.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12. ①技术革新后,这个车间的______提高了三倍。
②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
A. 工效 盈利
B. 功效 营利
C. 工效 营利
D. 功效 盈利
13. 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 )与羞愤。有的人讲话内容( ),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 ),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依次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尴尬 精辟 徒劳无益
B. 不齿 丰富 白费口舌
C. 误解 透彻 无济于事
D. 苦恼 鲜明 枉费心机
片段阅读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14. 祭拜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沿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走得太远,缺乏引导和相应的规范管理,公祭级别越攀越高不说,公祭对象也变得五花八门,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到民间传说中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不一而足。如此公祭,到底还有多少弘扬传统文化的意味?这段话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 祭拜祖先是传统文化,适当引导公祭能弘扬传统文化
B. 对公祭活动应加强引导和规范管理
C. 一些地方的公祭活动已经丧失了弘场传统文化的意味
D. 公祭活动应避免攀比奢华之风
15.《史记》中《公仪休嗜鱼》说的是,公仪休在鲁国当丞相的时候特别喜欢吃鱼,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有人问:你为什么喜欢吃鱼却不收鱼?他说,我现在做丞相买得起鱼,自己可以买来吃。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贪欲猛如虎,贪欲如洪水
B. 人的性格各异,嗜好有别
C. 做一个正直向上的人,首先要“寡欲”
D. 贪欲是把一个人推向不归路的“助推器”
16. 在与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有关的重大问题上,美国政府必定都要迅速表态。在中国制订的《反分裂国家法》的问题上,也毫不例外。从3月8日开始,白宫发言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以及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国务院官员、美国太平洋司令和国务卿,先后就“反分裂法”发表看法。大致内容包括:对该法表示不安,认为立法是个错误,与海峡两岸最近关系回暖趋势不相符;该法对解决台湾问题没有帮助,很明显是在提升紧张;呼吁中国重新考虑这项法案。对于上述这些表态,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美国官员的表态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大多是不痛不痒地做点样子。他们的用词都很克制,留有余地,给中美关系留下足够的斡旋空间
B. 美国一直担心中国武力收复台湾,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所以始终全力支持陈水扁等台独势力
C. 这些表态力度不大,基本没有涉及美国应对的方式,尤其是在军事、安全领域可能采取的对应行动
D. 美国最近两年的工作重点是控制“台独”,而“反分裂法”恰恰是遏制这种“台独”倾向和行动,这不仅不会改变台海现状,反而有利于维持现状。这也符合美国利益
17. 在我们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币场经济过渡、企业取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权时,作为社会及组织的最小单元--员工个人也要求拥有照顾他们个人愿望和爱好,考虑如何最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的权利,应当容易理解了。最能准确复述这段短文的意思的是( )。
A. 企业应有更大的自主权
B. 企业应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
C. 员工理解企业管理的难处
D. 员工是社会的最小单元
18. 底线无形地存在于两个地方。一在社会中,一在每个人心里。如果人们都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的底线一定下降。社会失去共同遵守的底线,世道人伦一定败坏;如果人人守住底线,社会便拥有一条美丽的水准线——文明。因此说,守住底线,既是为了成全社会,也是成全自己。对“底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每个人心中的底线下降会导致社会的底线下降
B. 每个人都遵守底线,社会才会变得文明
C. 社会的底线下降是每个人心中的底线下降的标志
D. 守住底线既有利于个人成长,又有利于社会发展
19. 吴刚伐木与西西弗斯推石上山是东西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独自创造的古老神话,其内涵却是惊人的一致,那就是无法逃避的、悲欣交集的人类命运。我们的命运就是举起斧子,或推石上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也必将如此走下去。人毕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直至天荒地老。对人类而言,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过程。吴刚的意义不是人类是否能最终斫倒月桂树,而是他一次次地举起了斧子,不断地举起斧子,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宿命。伐木也罢,推石也罢,就是这个周而复始,似乎毫无意义的过程,但人生的全部价值恰在其中。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东西方文化的惊人相似
B. 神话中蕴含着的人类的悲剧命运
C. 人类的宿命与人生价值之维系
D. 如何发掘人生的价值
20. 儿童画没有原始艺术的那些历史复载,但在形式体验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儿童有一种未被扭曲的直觉,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能够将自己感兴趣的特征强烈地表现出来。儿童凭感性作画,直取主要印象,还有那无拘无束的想象力。早期的儿童是自我中心主义者,儿童毫不顾忌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不熟练的画技并没有成为自信的障碍,再加上富于幻想,种种梦幻般的奇异景象就被随手勾画出来了。这就是在艺术上值得格外重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
A. 儿童画与原始艺术的相似之处
B. 儿童是在凭自己的感性作画
C. 儿童画具有纯真的优势
D. 艺术贵在真性情的流露
数学运算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21.某市出租汽车的车费计算方式如下:路程在3公里以内(含3公里)为8.00元;达到3公里后,每增加1公里收1.40元;达到8公里以后,每增加1公里收2.10元,增加不足1公里按四舍五入计算。某乘客乘坐该种出租车交了44.4元车费,则此乘客乘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 )
A. 22公里
B. 24公里
C. 26公里
D. 29公里
22. 一根长18米的钢筋被锯成两段。短的一段是长的一段的4/5,问短的一段有多少米长?( )
A. 7.5米
B. 8米
C. 8.5米
D. 9米
23.某城市共有A.B.C.D.E五个区,A区人口是全市人口的5/17,B区人口是A区人口的2/5,C区人口是D区和E区人口总数的5/8,A区比C区多3万人,全市共有多少万人?( )
A. 20.4
B. 30.6
C. 34.5
D. 44.2
24.a⊙b=4a+3b,若5⊙(6⊙x)=110,则x的值为:
A. 5
B. 4
C. 3
D. 2
25.甲从A地到B地需要30分钟,乙从B地到A地需要45分钟,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中间甲休息了20分钟,乙也休息了一段时间,最后两人在出发40分钟后相遇。问乙休息了多长时间?
A. 25
B. 20
C. 15
D. 10
类比推理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26.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A. 巧舌如簧:左右逢源
B. 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C. 五花八门:斑驳陆离
D. 车水马龙:门可罗雀
27. 八旗:镶白旗
A. 八仙:曹国舅
B. 西北:八方
C. 安息日:主日
D. 老虎:猴子
28. 货币∶价值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 法律∶约束
B. 刀具∶谋杀
C. 书本∶印刷
D. 观点∶立场
29. 中国:杭州
A. 美国:匹兹堡
B. 法国:法兰克福
C. 美国:瓦伦西亚
D. 阿联酋:沙特
30. 小鸟∶飞翔∶天空
A. 大地∶种植∶高粱
B. 蟋蟀∶欢叫∶草丛
C. 蝴蝶∶夏荷∶飞舞
D. 山坡∶爬山∶青藤
图形推理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 (备选图形中第一个图片)
B. (备选图形中第二个图片)
C. (备选图形中第三个图片)
D. (备选图形中第四个图片)
32.下列四项去掉哪一项后,剩下的图形可以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
A. (备选图形中第一个图片)
B. (备选图形中第二个图片)
C. (备选图形中第二个图片)
D. (备选图形中第三个图片)
3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择中,选择唯一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 (备选图形中第一个图片)
B. (备选图形中第二个图片)
C. (备选图形中第三个图片)
D. (备选图形中第四个图片)
34.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
35.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备选图片中的第一个)
B. (备选图片中的第二个)
C. (备选图片中的第三个)
D. (备选图片中的第四个)
定义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36. 作为和不作为共同构成了法律行为。作为是指主体应当作出一定的作为。不作为是以消极的没有外部举动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法律行为,以下谁的行为是作为?( )
A. 护士小张看书而忘记给A床拔点滴
B. 看见一小孩掉入昆明湖而径直离去的小黄
C. 知道邻村有人盗窃光缆而不上报的董某
D. 因口角生恨将农药投入王某家鸡饲料中的段某
37. 资本输出:是指资本家、资本家集团或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了获得高额利润或利息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个不属于资本输出?( )
A. 购买国外的油田、矿井
B. 金融危机期间,很多国内私人企业纷纷到国外并购外国公司
C. 购买国外企业的有价证券及股票
D. 向海外发行本国企业的股票和债券
38.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行政机关依法所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中规定的义务,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行为的是( )。
A. 某税务机关对长期拖欠税费的商户店铺进行封闭,强制其缴纳税金
B. 某市人民法院拍卖一个个体户的私有财产,保证与之相关的法律文书的执行
C. 国家认监委正式对外公布了新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并强制执行
D. 某法院没收同市公安局的警车一部,要求其按照法律文书对胜诉方进行赔偿
39. 动物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两种,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等将食物颗粒吞入细胞内进行消化。
以下属于细胞内消化的是( )。
A. 鸟类的胃对食物进行的消化
B. 人生病时不能进食便从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
C. 牛休息时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反刍
D. 生活在淡水中的草履虫吞噬枯草杆菌
40.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滥用职权罪的是:( )。
A. 李某是省防汛指挥部的领导,当天正逢李某值班,但李某夜间擅离职守,外出赌博,没有及时发现险情并采取措施,致使河堤决口,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
B. 民警小王无证驾驶单位执勤警车,发生交通意外,造成路人二死三伤,在当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C. 某市工商局要建办公楼,该局局长未经上报以及和局其他领导讨论,将该工程交给某不具相应资质的建筑公司,使得该楼建成后不能使用,致使国家财产损失 300多万
D. 派出所户籍警小丽没有按照规定程序给赵某办理户籍证明,致使户籍证明无效,使得赵某又要重新办理
逻辑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41. 有5个乘车上班的人M、N、O、P、Q,每天早晨都到同一个火车站上车。这列火车从这个车站出发,一路上停6个车站,车站以1至6编号,火车先在1号车站停车,然后按车站顺序停车,最后在6号车站停车。已知:①M不是在1号车站就是在2号车站下车;②O总是在Q下车的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③P总是在3号车站下车;④Q总是在4号或5号或6号车站下车;⑤没有人下车后又重新上车。一天早晨,1号车站没人下车。这5个乘车上班的人分别在其余5个车站下了车。以下各个判断除了一个判断外,其余判断均有可能成立,请指出那个不可能成立的判断。( )。
A. N在Q下车的前一站下车
B. P在O下车的前一站下车
C. N在5号站下车
D. Q在6号车站下车
42. 一份关于酸雨的报告总结说,“大多数森林没有被酸雨损害。”而反对者坚持应总结为,“大多数森林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被酸雨损害的症状,如不正常的落叶、生长速度的减慢或者更高的死亡率。”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支持反对者的观点?( )
A. 目前该地区的一些森林正在被酸雨损害
B. 酸雨造成的损害程度在不同森林之间具有差异
C. 酸雨可能正在造成症状尚未明显的损害
D. 报告没有把酸雨对此地区森林的损害与其他地区相比较
43. 在国内1425个电子图书网站中,原创网站仅占4.49%。严重的盗版问题,导致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迟迟不能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其销售收入也远不能同传统纸质图书市场相比。
由此可以推出( )。
A. 解决了盗版问题,国内电子图书市场就可以迅速发展
B. 原创网站也存在盗版问题
C. 必须减少电子图书网站的数量才能促使电子图书市场的发展
D. 国内电子图书市场远未发育成熟
44. 有些人认为举办世界杯足球赛耗资巨大,然而世界杯足球赛的门票并不是非常昂贵,是世界杯足球赛主办方的广告收入降低了票价。因此,世界杯足球赛的现场观众从世界杯足球赛主办方拉的广告中获得了经济利益。但有些人认为最终是消费者为厂家支付了世界杯足球赛的广告费用,其中也包括世界杯现场的观众,厂家通过提高商品的价格把广告费用摊到了消费者的身上。如果后一种说法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力地支持前者的一项是:
A. 世界杯足球赛的票价一般要远高于普通体育比赛的票价。
B. 利用世界性体育比赛做广告的厂家越来越多,广告费用也越来越高。
C. 各厂家的广告支出总体上是一个常量,只是在广告形式上有所选择。
D. 世界杯足球赛的举办带有越来越多的商业色彩,引起了普遍的不满。
45.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内因和外因同时具备才能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
因此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没有播种的土地是不能丰收的
B. 好人是不可能变坏的
C.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D. 由于资产阶级的不彻底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必定失败
资料分析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资料题】
根据下列两个图示回答问题。
http://www.zzxingce.com/public/upload/qpic/15706_8229_choice2.png
46. 从上图可以看出1997年与2000年相比,产值比重减少最多的产业是( )。
A. 电子与信息
B. 生物及医药物品
C. 新材料
D. 光机电一体化
47. 假定2000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是1997年的2倍,那么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比1997年增长率最可能是( )。
A. 45%
B. 55%
C. 65%
D. 75%
48. 根据上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2000年新材料的产值约为1997年的1.8倍
B. 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各项产值比重大多有所变化
C. 电子与信息产业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D. 电子与信息产业的产值两年相比可能一样
49. 2000年与1997年相比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值总额增加最多的是( )。
A. 电子与信息
B. 生物及医药物品
C. 新材料
D. 光机电一体化
50. 如果1997年生物及医药物品的产值是3亿元,则同年光机电一体化的产值最接近( )。
A. 1亿元
B. 1.2亿元
C. 1.6亿元
D. 1.8亿元
1.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活动或处理公务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事务作用的载体。其区别于其他文章的特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故答案为C。
2.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常识。运用试管香蕉技术,这是细胞工程。故答案为D。
3.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我国的降雨云大都是由西向东移动的,早晨看到的虹,是东方射来的太阳光照在西方的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西虹,显然,西虹是本地天气将要降雨的预示。而东虹是西方射来的太阳光在东方天空降雨层的水滴上形成的,看到东虹,意味着降雨层在本地的东边,且会继续向东移动,本地自然不会有降雨,天气必然是晴朗的。故答案为D。
4. 解析: 本题考查生活常识。油锅起火后千万不能用水灭火,因为冷水遇到高温热油会形成“炸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迅速利用锅盖、抹布等覆盖物隔绝油锅中的空气,A项错误。使用保险丝的目的是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熔断可以保护电器和人的安全。因此保险丝一般用铝锑合金等低熔点合金制成,而铁和铜的熔点较高,不能作为保险丝的替代品,B项错误。煤气泄漏后应绝对禁止一切能够引起火花的行为,因为火花会引起煤气的燃烧,造成火灾,所以煤气泄漏后点燃蜡烛是十分危险的行为,D项错误。身上着火后就地打滚或利用厚重的衣物、被子等物体覆压火苗,有助于隔绝空气,熄灭身上的火苗,C项正确。答案为C。
5. 解析: 本题属于经济常识题。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国富论》一书是斯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这本书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极大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富论》一书的重点之一便是自由市场,自由市场表面看似混乱而毫无拘束,实际上却是由一双被称为“看不见的手”所指引。故答案为C。
6.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辨析。出乎意指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啼笑皆非指出于尴尬的境地。匪夷所思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无话可说没什么话可以说,包含一种无奈,郁闷的情感。第一空与后文“超重人群比体重正常人群在同一时期内的死亡率可能要低6%…引起轩然大波”相联系,这项研究与大众平常认为的超重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是不同的,用“出乎意料”一词更恰当;第二空,考查词语的固定搭配,国际“通行”的标准;第三空,大众媒体是跟“宣传”对应的。故正确答案选B。
7.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涉猎:粗略地阅读;接触。“涉猎”与“领域”是习惯搭配;“涉及”一般搭配某方面、某领域;“摄取”搭配养分、营养等。排除A。第三空,观文意而言,若对方是年轻人,未曾思考过人生,便与“我”在话题上无法对应上,即“我”与同龄人难有共同语言。B项“无言以对”指没有充分的理由去辩驳对方,与题意偏差很大,排除B。“无言寡语”则形容人的性格内向,话语较少,这不合题意。D项“一拍即合”显然不符合文意,故排除D。“话不投机”形容话说不到一起,符合题意。综上,答案为B。
8. 解析: 这题主要考查语境的分析,每一空都是对下文语句的概括。 突破点在“多彩”, 只需分析文中哪些语句能显示出色彩丰富的意象就可以了。第四个空后的语句“冬赏腊梅春折柳,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更让人流连沉醉”分别描绘了四季的四种特色植物,与“多彩”相对应。“清幽”、“绮丽”、“奇俏”、“清丽”这几个词义各有侧重,根据语素法,清幽侧重在“幽静”, “清丽”侧重秀丽,“绮丽” 华美艳丽、“奇俏”侧重俏丽,一一对应,最优选项是A。故本题选A。
9.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先看第一空,妨碍:干扰、阻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妨害:较妨碍来说,语义较重程度较深,侧重的是损害的结果,对象常接的是“健康”等,故排除BC两项;第二空,由前面的分析可知,用“妨害”更恰当,排除A项。故答案为D。
10.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由“或者说”可知,文段是并列结构,空白的两个空是“是……而不是……”的并列结构,从正反两面进行说明。第一个空与科学理论是人类的创造物”对应,应该填入“发明”或“创造”排除C、D;第二个空与“并没有隐藏着‘真理等待我们‘发现’”对应,应该填入“发现”。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
11. 解析: 本题属于成语辨析题。根据“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零部件”和“却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可知这些失误本身并不大,用微不足道最恰当。根据“对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并”,面面俱到和无微不至的意思题干已经提及,再填入这两个词就会语义重复,结合常识,小的细节不仅要做细致、做到位,还要坚持下去、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消费者的好评。故答案为D。(原文来自于张艾理《顾客口碑是最好的广告》“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错误,却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而品牌主则不容易知道...而赢得口碑,必须将各项基础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到位并持之以恒...一边绘声绘色地传播。)
12.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辨析题。“工效”指工作效率;功效:功能、效率,比如发动机的功效。①中的车间应该搭配工效。盈利:获得利润,营利:谋求利润;这里说商业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利润的,应选“营利”。故答案为C。
13. 解析: 本题属于实词和成语辨析题。第一空。第一个空对应“时机不对”,同时应该与“羞愤”存在并列或递进的关系,应与“羞愤”同义且比其语义轻,尴尬与苦恼两词可以填入,排除BC项。第二空修饰讲话的内容,鲜明和丰富不符合语境,所以排除D。再看最后一空,讲得再多也徒劳无益,搭配得当。故答案为A。
14.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首先谈到公祭活动缺乏相应的引导和规范,与传统文化走得越来越远,再谈缺乏引导和规范的具体表现。可见,作者的意图就是呼吁加强对公祭活动的引导和规范管理。B正确。作者意在呼吁加强对公祭活动的规范和管理,而并非呼吁“弘扬传统文化”,A项错误。C项是客观现实,并非作者意图所在,故C项错误。D项“奢华之风”是由于公祭活动缺乏相关规范和管理造成的后果,并非作者意图,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
15.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这段文字讲述了《史记》中《公仪休嗜鱼》的故事。由文中的“如果因接受了别人送的鱼而被免职,我从此就买不起鱼,也吃不起鱼了”可看出,要想经常有鱼吃,关键在自己,要“寡欲”。这与选项C一致。选项B讲人的性格、嗜好,完全与文段要表达的内容无关,排除。A、D都是在强调“贪欲”的危害,文中“有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他一概不收”,这是在讲“寡欲”,故排除。故答案为C。
16.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理解题。由该段文字可得,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焦点。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都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故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看法并不等于要全力支持陈水扁等台独势力,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故答案为B。
17. 解析: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员工个人也要求拥有照顾他们个人愿望和爱好,考虑如何最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的权利”说明了员工希望企业能考虑他们个人的需求。故答案为B。
18. 解析: 本题考查细节理解。选择错误的一项。C错误,文段说的是降低自己的底线,社会底线一定下降,但并不能说社会的底线下降时每个人心中底线下降,此选项为因果倒置选项。故选C。
19.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这段文字主要涉及人类的命运以及人生价值的蕴含两个层次,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同时涉及了这两点。故答案为C。
20. 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观察本段文字结构为总—分—总的关系。第一句提到了儿童画和原始艺术具有相似之处,接下来讨论儿童画的特点,最后一句点题,从儿童画的优点角度引申出艺术上应该注重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答案为D。
21. 解析: 设该乘客乘该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Y,则有8+1.4×(8-3)+(Y-8)×2.10=44.4。解得Y=22。故答案为A。
22. 解析: 本题属于计算问题。解法1:设短的一段有x米,则长的那一段为(18-x)米,得关系式x=(18-x)×4/5 ,得出x=8。故答案为B。 解法2:可用比例法。依题可知,长的一段是5份,短的一段则是4份,一共9份,对应18米,那么,每份=18/9=2米。那么,短的一段的长度=4*2=8米。答案为B。
23.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问题,可用比例法求解。假设全市有17份人,A区应该是5份,B区应是2份。剩下三个区是10份。而C是D、E总和的5/8,说明C占剩下10份的5/13,即50/13份。A比C多5-50/13=15/13份,即3万人,说明每一份是3/(15/13)=13/5=2.6万人,那么全市就是2.6×17=44.2万人。故答案为D。
24. 解析: 本题考查计算问题。根据题意可得,4×5+3×(4×6+3x)=110,解得x=2。故答案为D。
25. 解析: 本题属于行程问题。甲和乙走完全程分别要30、45分钟。甲在相遇时走了20分钟,走了全程的2/3,乙走了全程的1/3,应该用45×1/3=15分钟。因此乙休息了40-15=25分钟。故答案为A。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