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关系。撒网有可能捕到鱼,同时,撒网是为了捕鱼,与之对应的是,播种有可能收获,播种是为了收获。D项生病有可能住院,不能说为了住院而生病、生病为了住院。故答案为A。
27.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鸟是动物,水稻是植物。故答案为B。
28. 解析: 风扇与空调是并列关系,都具有制冷功能,但后者还具备制暖的功能。B选项,雨衣和雨伞都具有遮雨功能,而且雨伞还具备遮阳功能,与题干一致,A选项,两者是并列关系,是船的两种形态,C选项,两者是并列关系,但无可比性,D选项,蜡烛和点灯,只具备照明功能。故答案为B。
29.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题干中第三者包含前两者,小说和诗歌都是文学体裁,阿拉伯语和汉语都是语言。故答案为B。
30. 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关系。食物中毒和豆角本身并没有联系,但吃豆角可能引发食物中毒。选项A中,矿难和煤炭本身没什么关系,但挖煤炭有可能引起矿难,故应选择A。选项B地震和海啸本身即有联系,排除不选。故答案为A。
31.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几何特征。每个图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组成,图形的一半分别是ABCDE。故答案为B。
32. 解析: 本题考查图形的位置变化。第1个图形中左侧箭头顺时针平移两个格子、右侧箭头逆时针移动两个格子得到第2个图;第2个图按照相同规律得到第3个图形;依此规律,所以选择D选项。故答案为D。
33. 解析: 通过题干可以发现本题考点为平移,由题干可以发现黑点较明显,而且数量变化为1、2、1、2,而且单数点在对角线上移动,故答案为B。
34. 解析: 图形叠加规律。每行每列都是前两个图叠加后得到第三个图,叠加的规律是:黑点+黑点=x,x+x=黑点,黑点+空白=黑点,x+空白=x,空白+空白=空白。故答案为D。
35. 解析: 本题属于图形的移动旋转题。题干组中的三个图形呈现的规律是每个小方块依次顺时针方向移动,因此答案符合该规律的只有A选项。故答案为A。
36.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学单定义判断。关键词包括“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变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由地位相同变为地位相异”。A中大学生从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学校变为承担科研、行政、经济等单一功能的多个单位,是典型的社会分化;B中由原来在同一家单位工作的同事分化为局长和下岗工人,属于社会分化;C中夫妻间的关系变更没有社会功能的变化,且社会地位并没有由相同变为相异,不符合关键词,因此不属于社会分化;D同样是社会的劳动者,由于传统发展重点不同,导致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地位。故答案为C。
37. 解析: 阮是“弹拨乐器”,“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个部分组成”,“琴头两侧装有四个弦鞘”,“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A中的乐器四个弦鞘在同一侧,不符合“琴头两侧装有四个弦鞘”,A错误。B中的乐器是“弹拨乐器”,它“由琴头、琴杆和琴身三个部分组成”,它的“琴头两侧装有四个弦鞘”,它的“琴身是一个扁圆形的共鸣箱”,B正确。C中的乐器没有弦鞘,不符合“琴头两侧装有四个弦鞘”,C错误。D中乐器是拉弦乐器,而阮是“弹拨乐器”,D错误。故答案为B。
38. 解析: 由题干可知,抢劫是指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A项是抢夺,C项是盗窃,D项是恐吓,符合定义的只有B项。故答案为B。
39. 解析: 本题考查定义判断的应用。根据“排中律”,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可能同时为假。A选项中,王刚踢足球的结果有三种,或者输或者赢或者平局,因此,符合“排中律”;C项亦是如此;B项中,教师和医生并不是一对矛盾项,因此B项并不违背“排中律”;D项中,战争的性质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两种,同时否认这两种思想违背了该定律。故答案为D。
40. 解析: 知情权是指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而B的明星生活属于他人隐私,并不是人们“应该知道”的,因此与知情权无关。A的小丽要求知道其生身父母,C的高女士要求知道产品的使用说明和生产日期,D的英国公众要求知道政府事件的真相,这些都是公众“应该知道”的事情。故答案为B。
41. 解析: 削弱型题目。I能够削弱题干。该项意味着,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比例低不低的原因,不是献血不献血,献血次数多不多,而是背后还有调查对象的选样有差异。指出了背后还有别的差异。削弱了题干。II意味着,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比例低不低的原因,不是献血不献血,献血次数多不多,而是体检不体检,体检严格不严格。削弱了题干。III仅仅就调查对象的绝对人数的多少的差异,对整个调查研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不能削弱题干。故选A。
42. 解析: 论点:学样本身没给学生太多压力;论据是:学校布置作业少,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家长给孩子报的补习班。题干要求质疑学校老师的解析,即对论据的削弱,C选项说学生之所以报补习班,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需要报补习班,削弱了论据。故答案为C。
43. 解析: 题干现象是:开通网上订票系统后,十一“黄金周”期间,旅客通过电话订票的数量并未因此而减少。A项说明旅客通过铁路出行的人数有所增加, 很好地解释了题干现象。B项明显不能解释;C项“很多都没有条件”说明可能有一些人有条件,解释力度不如A项;D项“很难登陆”说明可能有一些人还是能登 陆的,解释力度也不如A项。故答案选A。
44. 解析: 翻译推理,年底拿到考勤奖或年终奖→平时表现好,无迟到、早退现象;其逆否命题为:平时表现不好或者有迟到早退现象→年底拿不到考勤奖和年终奖,故答案为D。
45. 解析: 翻译推理型题目。此题是模态命题与直言命题的混合命题。“可能P”与“必然非P”构成矛盾关系,肯定前者推出否定后者,即由“房价可能下降”推出并非“房价必然不下降”,同理直言命题部分,“某些城市房价下降”推出并非“所有城市房价不下降”,合并两个命题,即可推出:并非所有城市房价必然不下降,即D项。故答案为D。
46. 解析: 注意“时间表述”,255.74÷(1+131.3%)=110.57(亿元)。故答案为A。
47. 解析: 根据“2009年1-4月,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255.74亿元,同比增长131.3%,增速较同期全社会投资快52.4个百分点”和“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也不断上升,1-4月份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8%”得2009年1-4月份全社会投资达到255.74/(8%)≈3200亿元,同比增长131.3%-52.4%=78.9%,则2008年1-4月,四川全省社会投资额为3200/(1+78.9%)=3200/1.789,又因为1.6<1.789<2,所以1600<3200/1.789<2000。因此,答案为D
48. 解析: 求增长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率)/(1﹢增长率)=(169.2*130.93%)/(1﹢130.93%)≈95,故答案为C。
49. 解析: 由第121题知2008年1—4月四川省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110.57亿元; 2008年第一季度交通运输业投资完成投资169.2÷(1+130.93%),直除法可得此算式为70+亿元,所以2008年4月四川省交通运输业投资额为110.57-70+应小于40亿元,而选项中只有A选项符合。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50. 解析: 2009年1—4月,四川省交通运输业投资额:255.74亿元,2009年第一季度完成投资169.2亿元,所以2009年4月四川交通运输业投资额:255.74-169.2=86.54亿元。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1,C 2,D 3,D 4,A 5,A 6,D 7,A 8,D 9,C 10,C 11,C 12,D 13,C 14,A 15,C 16,B 17,A 18,B 19,C 20,D 21,D 22,C 23,B 24,A 25,B 26,A 27,B 28,B 29,B 30,A 31,B 32,D 33,B 34,D 35,A 36,C 37,B 38,B 39,D 40,B 41,A 42,C 43,A 44,D 45,D 46,A 47,D 48,C 49,A 50,B
有些同学学了很多行测视频课程,也做了很多行测专项练习,但就是不喜欢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所以实战能力没有提升。考试中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和做题顺序,做题速度较慢,导致发挥不理想。特别是考前,一定要多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
做更多的行测模拟题,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