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ysix 发表于 2017-4-6 17:09:14


        26. 解析: 商品经济社会的商品流通,相当于生命机体的血液循环,A项最贴切。故答案为A。
        27. 解析: 本题考查外延关系。英雄是一种荣誉称号,宠物是一种生活伴侣。故答案为A。
        28.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主谓关系,居民居住在城市,继承人继承财产。与题干逻辑关系相符合,故答案为A。
        29. 解析: 英雄和豪杰是同义词,移动电话和手机也是同义词。故答案为D。
        30. 解析: “红绿灯”控制“交通”,“开关”控制“电流”。故答案为D。
        31. 解析: A项是沿着上表面的对角线垂直下切割而成;B项是沿着上表面的中位线垂直下切而成;C项是水平切割该立方体而成。只有D项无法切割而成,故答案为D。
        32. 解析: 题干中的图形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标记为1、2、3、4、5、6,图形1和图形6为对立面,图形2和图形4为对立面,图形3和图形5为对立面,根据对立面不相邻可直接排除BCD,故答案为A。故答案为A。
        33. 解析: 本题考查数量和样式。从样式的角度都有一个汉字“月”,接下来考察汉字的封闭空间,题干汉字的封闭空间分别是2、3、4、5、(6),故答案为B。
        34. 解析: 空间数量都为3。故答案为C。
        35. 解析: 四个图形中,均包含8条直线,故未知图形也应包含8条直线。四个选项中,A项的直线条数为6,B项为10,C项为8,D项为10。故答案为C。
        36. 解析: 根据定义,商业广告成立的条件是:①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②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介绍自己的商品或者是服务。选项A中孙老板大声叫卖并没有承担相应的费用,也没有通过一定的媒介和形式,所以不属于商业广告的范畴。故答案为B。
        37. 解析: 不当得利的关键词是非法定原因而得利,致使他人受损。A中因为大雨使乙获利,甲受损;C中乙先拿到货款却拒绝给付大米,自己获利,使甲受损;D中乙是因为被甲误认为丁才获得两万元,丁受损; 这三项都符合不当得利的定义。而B中乙代为偿还甲欠丁的钱是在三方都知道的情况下,这其中并没有任何一方是因非法原因获利且致使他人受损,因此不构成不当得利关系。故答案为B。
        38. 解析: 本题考查单定义判断。超敏反应属于“病理性免疫反应”,A项属于心理阴影,条件反射,因此不属于超敏反应。超敏反应属于“病理性免疫反应”,A项属于心理阴影,因此不属于超敏反应。B项中“口干、心悸等反应”、C项中的“虚胖”和D项中的“淋巴结肿大”均属于病理性反应。故答案为A。
        39. 解析: 由定义,“政府执行力”的主体是政府,是政府能力和效能的体现。C项是说的“经营战略目标”,不是行政效能的体现。故答案为C。
        40. 解析: 区分是否属于环境噪声的关键在于是否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A、B、D三项都属于适合其场所的合理声音,而C项中疗养院里的轰鸣声是干扰周围环境的不和谐声音,属于环境噪声。故答案为C。
        41. 解析: 削弱型题目。本题要求选出“不能构成质疑”的一项。文段中提出的结论是适度的高温会起到抗衰老等效果,而A项中常患感冒的人与发烧至41摄氏度的人并不属于同一种群,无法进行比较,对文段中的结论无法起到削弱的作用。故答案为A。
        42. 解析: 本题是考查矛盾关系的破案题。由题可知:周说:登上卓奥峰的是郑,郑说:郑没有登上卓奥峰。故周、郑二人间为矛盾关系,矛盾双方必然一对一错。因此吴、王二人一定为真话,吴说:吴没有等上卓奥峰,王说:如果吴没有登上,那么王就登上了卓奥峰。由此可以推出登顶的人是王。故答案为D。
        43. 解析: 本题属于翻译推理型。题干关系为:在更换钢索的电梯中有一些是S品牌的,那么有些S品牌的电梯必须更换钢索,B项可以推出。故答案为B。
        44. 解析: 隐性结论型题目。由题干来看司机不同意关闭高速公路的观点,那么,他们所同意的观点是:不关闭高速公路。那就是要在选项中找出支持不关闭高速公路的观点。选项A、D与此观点相反,选项C过于绝对化。故答案为B。
        45. 解析: 流水作业的关键词是“顺序作用”和“一定量的工作”,同时要看清楚问题,要找出不属于流水作业的一项。在A选项中,10个单位承担10个标段作业,符合定义,所以排除。在B选项中,完成一个施工对象之后继续另一个,符合定义,所以排除。在C选项中,不同楼层的工作体现出顺序作用和一定量的工作,符合定义,所以排除。在D选项中对所有对象同时开工,不是顺序作用,也不是一定量的工作,不符合定义。同时A选项中的“10个标段分别承包”、B选项中的“再去完成另一个”、C选项中的“转移到11层干同样的工作”,均表示生产过程中“某阶段一定量的工作”,但D选项表示完成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且没有分阶段,故答案为D。
        46. 解析: 2005年底广东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约为:911.90+42.54—50.17=904.27万人,可根据尾数判断法省略计算过程。故答案为D。
        47. 解析: 2005年,广东事业、机关单位的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是:(258.11—7.72)÷904.27×100%=27.69%。故答案为A。
        48. 解析: 2006年全省其他各种经济从业人员数量比2005年多:(911.90+42.54)×52.6%-904.27×(52.6%一2.2%)=50.03—455.75=46.28万人。故答案为A。
        49.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全省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城镇集体经济只占总体的7.0%,最低。故答案为B。
        50. 解析: 广东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的41.0%,不及一半,所以D错误。故答案为D。
       
1,A 2,D 3,D 4,C 5,C 6,A 7,C 8,C 9,C 10,A
11,D 12,C 13,C 14,A 15,D 16,D 17,C 18,A 19,B 20,B
21,A 22,A 23,C 24,B 25,D 26,A 27,A 28,A 29,D 30,D
31,D 32,A 33,B 34,C 35,C 36,A 37,B 38,A 39,C 40,C
41,A 42,D 43,B 44,B 45,D 46,D 47,A 48,A 49,B 50,D
有些同学学了很多行测视频课程,也做了很多行测专项练习,但就是不喜欢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所以实战能力没有提升。考试中不能合理规划时间和做题顺序,做题速度较慢,导致发挥不理想。特别是考前,一定要多做整套的行测模拟题。
        做更多的行测模拟题,请直接百度“步知公考”!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2015年广西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免费模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