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09:55:28

2016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申论论据的两大来源

不少考生反应在申论写作的过程中,有了分论点,但是不知道改怎么论证,论据苍白导致论证无力。 或者想来想去就只有那几点可以用来论证,写不出新意,或者自说自话,泛泛而谈,那么自然就不能得到高分。其实,要写出有说服力的申论范文,只要掌握了寻找论据的办法,比如说木桶效应之类的原理,或者“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类型的事例,申论的论据完全可以多样、有力,高分自然不在话下。 本期2016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为大家分享申论论据的两大来源,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学习。
          一、原理规律
议论文通常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为了增强阅读者对于文章的认同感,文章撰写者不仅仅要表达出自己明确的观点,还需要多角度进行论证。引用众所周知的规律、原理效应以及名人名言都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例如,为了证明“金融业要支持实体经济”这一观点,如单纯说“金融业重要,实体经济需要支持”,显得非常薄弱;而换一种方法,例如“中国古代哲学讲究‘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起来”,或是引用金融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风险与收益正相关”,或是引用李克强总理关于“引金融活泉浇灌实体经济之树”这一论述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无疑会让自己文章更加出彩,更具说服力。
          二、典型事例
除了用名人言论和原理效应来支撑文章观点以外,援引经典故事或社会热点事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能充实文章的字数,另一方面援引古今事例可以展现考生博古通今的历史纵深感,让考官眼前一亮。例如考生在写到“乡村教育困境”时,如果直接翻译原有材料泛泛而谈,说“如今农村孩子上学难上学贵,农村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这些是大部分考生的临场应变,考官阅卷看到如此千篇一面的试卷必然审美疲劳;想要胜出,不仅要举例子,还要把事例举得非常具体,如果考生谈到“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发拉村辍学率达到75.3%,十户有三户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类似的详细事例,这样的文章自然鹤立鸡群。
论据充分多样是让申论作文出彩的有效途径,但是充分多样的论据来自于考生的积累。建议各位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一定要多关注社会热点,积累名人名言,并学以致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6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申论论据的两大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