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09:53:12

申论答题技巧:怎样用好《人民日报》备战申论考试?


本期答题技巧,小编结合步知公考社区中的帖子,和大家一起来分享用好《人民日报》备战申论考试的方法。
《人民日报》一般会有十几个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必要全部都去看,而且在阅读是对不同版面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我这里将《人民日版》中一些比较重点的版面进行梳理,分别为“要闻、评论、理论、新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板)”。具体而言:
1、对于“要闻”。
我们一者可以重点关注“政策解读”类文章,比如“让趴在账上的钱“醒”过来(政策解读)”;二者可以看一些你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比如“上海严肃问责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梳理信息,虽然这些热点话题中不一样都涵盖这几个方面,但是有其中的一个方面也是可以的,比如“上海市应急办主任熊新光说,‘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这句话就很简洁的阐述了这一事件的原因。”。
2、对于“评论”。
这是很多考生关注的板块,有考生提到的一种学习方法,即“看时评,将时评自己修改成申论大作文,再背诵”,我很认同前半部分,至于“背诵”的话,全文背诵难度有点大,估计很多考生坚持不下去。所以,推荐是将针对某一热点话题的评论文章进行压缩,如“中华文化如何更好“走出去”(新论)”整理成1000-1200字的申论文章,每天能够练习一篇的话,对分析问题的深度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3、对于“理论”。
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枯燥”,所以建议在心静的状态下才去阅读,在阅读时侧重的是理解并且记忆其中的规范表述。比如前段时间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容都在“理论”版块刊登过。它对我们的写作可是太有用处了。
4、对于“新闻”。
我们在阅读时重点关注“文化、社会”版,并且不需要深入去分析,侧重的是素材的积累,作为在申论写作的举例论证,另外申论材料也可能来自于这些新闻事件。需要特别注意的时,这些新闻的标题很关键,因为其具有较好的概括性,而我们在运用举例论证时不正是讲究概括性嘛,比方说“开发商违规导致无‘房本’,沈阳为20万住户补办房产证”、“定州为农民工讨薪三千万”这些都可以作为案例,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类文章中。
总之,在学完本期的申论答题技巧之后,希望各位考生在看《人民日报》时更有方向性。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中政申论备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论答题技巧:怎样用好《人民日报》备战申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