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答题技巧:提出对策的基本原则
本期申论答题技巧,小编帮助大家梳理提出对策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就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措施。简单而言,存在什么问题我就提出什么措施,不存在这一问题,我就不能提出这一方面的措施。
举一个例子:小明的脚摔了,如果你是正常的医生,所要包扎的应该是小明的腿,而不是小明同志的眼睛。
所以,要提出对策,我们首先必须把握“我要处理哪些问题”。
2,合情。
所谓合情是指所提措施必须符合国情、现实的情况,翻译一下就是:不脱离实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合情”,我们举个例子说明:
近来“PX项目”(指的是二甲苯化工项目)闹得沸沸扬扬,在很多地方都掀起了抵制px项目的活动,但《人民日报》公开力挺px项目,并表示“日本PX工厂离居民区仅有4000米”,而这种类比就是明显建立在脱离国情、实情的基础之上的,最简单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有日本的技术?日本建了就等于我们也可以建?
3,合理。
所谓合理,是指符合道理、事理及社会伦理道德。
那么,在申论的措施中,我们又该如何来理解“合理”这一原则呢?
比如说,针对企业噪音污染问题,有人提出措施“罚款,搬迁”。是的,罚款和搬迁能“解决问题”,但我们不容忽视的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而言,发展和生产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整理整顿、技术扶持等手段来解决噪音问题呢?如果能的话,这是不是比“简单而粗暴”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呢?
4,合法。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就是要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
更简单的来讲,就是涵盖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因此我们提出措施时,一方面要考虑相关法制是不是够完善,另一方面不可忽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具有可操作性。
可操作性,一言以蔽之:能够具体落实下去!
再举一个案例进行说明。针对“用电荒”问题,有考生提出“错时上下班”“实行夏令时”,是啊,错开上班和下班的时间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关键是,真的能“错的开”?答案同样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一措施看起来很完满,但实际上根本就落实不下去,属于典型的水中月、镜中花,所以也是不行的。
希望各位考生理解本期申论答题技巧,在以后提出对策时需要遵循上述原则。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中政申论备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