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6 09:51:36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之行程问题典型例题精讲(8)

题目:
        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 )?
        A、24分钟
        B、26分钟
        C、28分钟
        D、30分钟
       
        解题技巧点拨:
       这是一道数学运算的典型例题。此题为单选题、三级难度,需要仔细认真审题。以应用题形式考查行程问题知识点。甲、乙从第一次相遇时起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了一圈,花了6+10=16分钟,又两人第一次相遇花了8分钟,时间是16分钟的一半,因此可知,前一次相遇时两人共走了半圈,即A、B两点平分该圆形跑道,甲从A点到B点(即半圈)花了8+6=14分钟,故甲环行一周需要14×2=28分钟。故答案为C。
       
        考生笔记:
        ·注意是从不同的两点。
        ·认真理清楚甲、乙从第一次相遇时起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了一圈,花了6+10=16分钟。
        ·从时间推出两者出发地点的距离,然后从距离再推出时间。
        ·注意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就是走了一圈。
        ·时间是倍数 可考虑简便计算。
        ·两人第二次相遇 走了一圈花了6+10等于16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走了半圈 话了8分钟 因此 AB两点平分跑道则甲从A到B点也就是半圈 共花了8+6等于14分钟,这样一圈就是28分钟。
        ·很典型,有意思的一道题目。
        ·最后注意同向反向问题。
        ·找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整体的看题,不要分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甲速度为4v,乙速度为3v,两人走一圈一共用了16分钟,则周长为16*7v,甲用时为16*7v/4v,为28。
        ·圆形相遇,第二次相遇即第一次为起点。
        ·结合 每次相遇的 数据 找到关系式。
        ·注意:甲、乙从第一次相遇时起到第二次相遇,两人走了一圈,花了6+10=16分钟!!!
        ·甲走六分钟=乙走八分钟;甲从A到B花了14分钟,从B到第二次相遇点花了10分钟,关键算出从第二次相遇点到A点,甲花了几分钟。
        ·①环形追及、环形相遇问题!②对数字的敏感性:数字之间和差倍比关系!
        ·第一次相遇时间是第二次的一半。
        ·路程相同则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甲从相遇点到B点的路程等于乙从B点到相遇点的路程 分别用时6分钟和8分钟 则甲的速度:乙的速度=4:3两人走一圈用时16分 则总路程=7A*16 甲一圈用时 7A*16/4A=28。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数量关系答题技巧之行程问题典型例题精讲(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