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5 23:05:24

2017国考副省级申论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于11月27日正式考试,笔试结束后,步知网第一时间整理了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答案及评分标准,并邀请步知公考学院花木君、风暴羚羊老师对国考真题进行解析,并提供给考生原创答案,帮助考生进行估分。估分完成后,推荐步知公考北楚老师课程复习备考面试。祝大家早日成公!
  第一题、阅读“给定资料1”,概括S市为建设美丽水系,打造优美环境实施了哪些主要措施?(10分)
要求:(1)分条归纳概括;(2)表述准确,完整;(3)不超过150字。
赋分说明
“两岸绿化”(1分),“增加绿量和色彩,提高管护水平”等同义表达(1分);
“沿线亮化”(1分),“铺设电缆,更换庭院灯;检修安装照明设施”等同义替换(1分);
“便民提质”(1分),“完善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等”等同义替换(1分);
“落实执法”(1分),“成立了水系巡查大队,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等同义替换(1分);
“安全体系建设”(1分),“加装防护栏、警示标语,配备专业防护人员”等同义替换(1分)。
  参考答案
1.两岸绿化工程:增加绿量和色彩,提高管护水平。
2.沿线亮化工程:铺设电缆,更换庭院灯;检修安装照明设施。
3.便民提质工程:完善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等。
4.落实执法工程:成立水系巡查大队,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5.安全体系建设:加装防护栏、警示标语,配备专业防护人员。

gwyfive 发表于 2017-4-6 00:44:17

  第二题、假如你是随团秘书,请根据“给定资料2”,把代表团团长的考察笔记,归纳整理为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15分)
要求:(1)提炼准确,归纳合理;(2)层次分明,分条表述;(3)不超过350字。
  赋分说明
《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
(一)国外水系管理问题
“先污染,后治理”的水资源开发理念造成了生态危机(2分)。
关键词:先污染、后治理,开发理念
(二)国外城市水系建设的经验
1.建设理念
(1)人水和谐共存理念,既恢复水系自然循环,又满足人的生存质量需要(1分);
关键词:人水和谐共存理念及阐释。
(2)健康工作河流理念,确立水系开发和保护准则(1分);
关键词:健康河流工作理念及阐释。
(4)城市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格局(1分)。
关键词:统筹规划、城市
(4)法律保障理念,明确管理职责权限,实施统一综合化管理(1分)。
关键词:法律、职责权、统一综合管理
2.管理方法
(1)进行自然保护和创造尝试,恢复自然水体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1分)。
关键词:水体自然功能。
(2)水系管理依据生态、公众反馈等不断改进、调整管理方法,采用动态管理(1分)。
关键词:动态管理及阐释。
(3)采用合作化管理,国家和地区间建立协作机制(1分)。
关键词:合作化管理
(4)建立多元主体管理体系,决策具有广泛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群众享有监督权(1分)。
关键词:多元管理、决策透明
(5)城市水系监测全面详细(1分)。
关键词:水系监测。
结构赋分:
按照“问题”、“管理经验”、“建设理念”和“管理方法”陈述,体现“分层”,给2分;表达流畅,给2分。
  参考答案
《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
(一)国外水系管理问题
“先污染,后治理”的水资源开发理念造成了生态危机。
(二)国外城市水系建设的经验
1.建设理念:
(1)人水和谐共存理念,既恢复水系自然循环,又满足人的生存质量需要;
(2)健康工作河流理念,确立水系开发和保护准则;
(3)城市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格局。
(4)法律保障理念,明确管理职责权限,实施统一综合化管理。
2.管理方法
(1)进行自然保护和创造尝试,恢复自然水体的自然生态和环境功能。
(2)水系管理依据生态、公众反馈等不断改进、调整管理方法,采用动态管理。
(3)采用合作化管理,国家和地区间建立协作机制。
(4)建立多元主体管理体系,决策具有广泛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群众享有监督权。
(5)城市水系监测全面详细。

gwytwo 发表于 2017-4-6 01:01:20

  第三题、“给定资料3”中划线句子写道“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这句话内涵丰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1)准确、全面,逻辑清晰;(2)不超过300字。
赋分说明
1.对观点进行表态:观点正确(同义表达如观点合理、有道理等皆可得分,1分)
2.对句子含义进行具体解释:指的是以水喻道,通过了解水的“至柔性格”来理解中国文化的品格与内涵。(2分)
3.准确解释“水”的意象:指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夺的包容性(2分),没有固定形状而能随意变化的可塑性(2分)
4.准确解释“儒”之“柔”:指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1分),“柔”不是软弱无力,是具有柔顺性,能以柔克刚,不受外界危机影响并克服困难(1分),具有“弱德之美”,善于等待和忍耐(1分),并影响人与自然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1分),在技术层面表现为不违背自然,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1分);
5.分析以水喻道的重要意义:确立存在论的意向,领会“道”的内涵(1分)奠定道德论,凸显道德的品性(1分)
6.谈该观点给予的启示:应正确理解“水”的内涵,发扬以柔克刚的中华文化品格,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类似表达即可得分,1分)
  参考答案
观点正确,指的是以水喻道,通过了解水的“至柔性格”来理解中国文化的品格与内涵。
1.“水”的意象指水滋养万物而不争夺的包容性,没有固定形状而能随意变化的可塑性
2.“儒”之“柔”指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柔”不是软弱无力,是具有柔顺性,能以柔克刚,不受外界危机影响并克服困难,具有“弱德之美”,善于等待和忍耐,并影响人与自然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在技术层面表现为不违背自然,而是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3.以水喻道有利于:确立存在论的意向,领会“道”的内涵;奠定道德论,凸显道德的品性。
因此,我们应正确理解“水”,发扬以柔克刚的中华文化品格,与自然和谐相处。

gwytwo 发表于 2017-4-6 01:35:13

  第四题、给定资料4介绍了G市某些区县在实施“水生态+扶贫”模式过程中取得的成效等内容。假如你是G市人大代表,准备提交一份“关于在全市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建议”。请依据“给定资料4”,提出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理由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20分)(20分)
要求:1.紧扣材料,内容具体;2.理由充分,措施明确;3.层次分明,有逻辑性;4.不超过500字。
  赋分说明
总分20分,9个要点每个2分,条理分2分。具体评分参考如下:
1.“改善生态环境”2分,意思相近酌情给1-2分。
2.“发展旅游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各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3.“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让部分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各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4.“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各1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5.“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示范园区建设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农村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资源”,各0.5分。
6.“重视规划,统筹协调”、“水土流失治理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小流域治理与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答出4个即可,每个0.5分。
7.“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1分。“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政府进行资金配套”各0.5分。
8.“加强水环保知识宣传与教育”1分。“宣传手册”、“宣传片”、“购买相关书籍”答出2个即可,每个0.5分。
9.“充分调动各方力量”1分。“政府重视,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调动当地农民积极性”答出2个即可,每个0.5分。
  参考答案
(一)推广“水生态+扶贫”模式的理由:
1.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变“穷山恶水”为“青山绿水”。
2.有助于发展旅游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3.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仅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还能让部分村民实现本地就业,又有助于保护农民生活环境。
4.有利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使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
(二)可推广的相关措施
1.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示范园区建设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与民俗文化资源,发展好旅游业。
2.重视规划,统筹协调。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相结合,将小流域治理与水保科技示范园建设相结合,治山与治水相结合。
3.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政府进行资金配套。
4.加强水环保知识宣传与教育。政府可通过宣传手册、宣传片等形式进行宣传,民营企业家购买相关书籍、下载资料,加强自我学习。
5.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水资源的治理与开发,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提供有吸引力的待遇,调动当地农民积极性。

gwyfive 发表于 2017-4-6 02:09:50

  第五题、参考给定资料,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见解明确、深刻;(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赋分说明
共四档,一档文33-40分;二档文24-32分;三档文16-23分;四档文1-15分。
一档文:论点明确,必须论证清楚水带给我们的启示,如大爱无私、刚柔相济、灵活变通、辩证思维、天人合一等。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卷面清晰,结构清楚,语言规范。
二档文:论点较为明确,基本能够论证清楚水带给我们的启示,但文章写作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思想性,不能点到天人合一等。论证较为有力;卷面较为清晰;结构较为清楚;语言较为规范。
三档文:论点跑偏,以对策为主。论据不够充分,论证缺乏力度;结构基本合理,语言基本规范。
四档文:跑题偏题,论点不明,卷面不清,结构混乱,语言口水化。
字数不足600字,卷面看不清在7分以下给分。文章未写标题的扣2分。
参考答案
以水为师
大思想家老子的师父常枞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老子问师父:“今后,我将以谁为师?”常枞说:“你应该以水作为老师”。“以水为师”是常枞临终前留给老子的教诲,也是一种高深的智慧。水是真善美的化身,它蕴含着滋养万物、无私奉献的大爱美德,蕴含着柔弱胜刚强的坚定力量与灵活变通的科学精神,同时也蕴含着辩证统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生灵、孕育众生,造福万物,却不与万物争任何东西,这正是水的美德体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千百年来它以汩汩乳汁哺育着黄河流域的百姓,并形成了黄河文明,但却从不索取回报。而反观社会现实,追求真善美、讲求奉献的美德正在逐渐丢失,争名夺利、功利主义十分盛行,因此,我们亟需弘扬水的这种追求善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美德。除了善的美德外,水还拥有着“柔弱胜刚强”的坚定力量。水成于无形,看似柔弱,但却不懦弱,看似平静,但却有着惊人的力量,俗话说的“滴水穿石”就是“以柔克刚”的典型案例。同时,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外圆内方,此乃变通之道。当水遇到高山险阻时,或洄旋,或分流,或冲击,或另辟蹊径,总是一往无前;当水遇到平原坦途时,则静水深流,展现出荣辱不惊、博大包容的品质,水善于变通,但却从未改变水的本质,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于简单”,这种精神也是时代所亟需的。因此,“以水为师”可以学习水的大爱美德、刚柔相济与灵活变通的精神。
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在水这里还可以习得辩证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智慧。水的刚柔相济、内圆外方、动静相宜都是典型的辩证统一思维。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这种辩证统一思维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以水为师”还是“道法自然”的具体体现,几千年来,“道法自然”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基本精神,形成水哲学启蒙与思辨的独特而久远的魅力。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都有关于水哲学的精彩呈现,其背后所凸显的便是中国传统文化背后的尊重自然、顺势而为、和谐共生的思想,最后实现天人合一。
人类“以水为师”最终是要将水带给我们的启示用于实践中来,用于人类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因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以水为师”的目标,同时“以水为师”也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水为师”,学习水的美德、水的精神以及背后的辩证统一、天人合一思想,是处于现代化征途上的人类所亟需的,因为这是我们精神养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7国考副省级申论答案及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