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第四题大作文写作题
【给定材料】材料一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两年多来,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央党政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管住“车轮上的腐败”,消除“会所中的歪风”,刹住“节庆公款送礼”……这些规定,有的是对八项规定的细化,有的是对八项规定的拓展和深化。这些配套制度的不断出台,使贯彻八项规定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八项规定持续通过一场场“小战役”赢得口碑、改变作风,从一个个小切口活血化瘀、疗治病情。经过两年多的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党风政风改变的一个缩影,不少饱受诟病的歪风陋习得到有效整治,各级党政部门的风气得以焕然一新,同时也在带动整个社会规则的渐变,“潜规则”因此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了党中央踏石留印、抓铁留痕的决心,民心为之一振,风气为之一新;同时也用事实证明,只要将约束权力冲动的“制度之笼”扎紧,不良风气是能够改变的。现在,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铁八条”,铸就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新常态”。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指出:“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
材料二
2014年11月,A市市直58个行政部门先自行清理自身权力,然后汇总向市政府法制办申报。法制办依据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逐项核对,“符合的就保留,不符合的就撤销。”法制办负责人说,他们查阅了4000多部法律法规,经过三轮审核,一张包括396项行政许可权、518项行政处罚权、25项征税权、1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权的权利清单终于浮出水面。A市政府把所属部分的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连同每一项权力的运行流程图公布在政府网站上,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如果说清理权力是为了划清权力界限,让权力不再‘躲猫猫’,那么画出权力流程图,则是为了监控权力的具体运行,给权力套上‘缰绳’”,该市法制办负责人介绍说,“比如以前某部门的廉政风险点之一就是受理报件的环节,出现个别工作人员向申请人索取钱物的事情。现在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流程走,增强了对每个环节的监督制约,而且事后一旦发现问题还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市政府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取消了一些行政权力,其中就包括核发《养老保险手册》的权力。市民王阿姨说:“以前办养老保险手续时,必须要拿《养老保险手册》,忘带了要回家取,丢了要先补办,很麻烦。现在只要出示打印的缴费明细,或者拿着市民卡核实信息后也能办理,方便多啦!”
本申论真题为2015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原文复习备考。
【作答要求】
第四题、请结合全部给定材料,以“讲规矩”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题目解析】
这是一道以确定的标题来写作的文章,整个材料都是围绕讲规矩来进行聚合和发散的,很显然,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讲规矩”,那么行文的中心论点就是要大兴规矩之风,在社会形成讲规矩的良好风尚,保证中国梦的实现。结合材料来看,材料中有讲到为官从政的规矩、市场经济的规矩和个人的规矩(当然,材料还有其他的角度,比如说使用网络也需要讲规矩)。选取好角度之后,就是根据这三个角度去确定具体的分论点,从讲规矩破除腐败、讲规矩规范市场秩序和讲规矩提升公民素质三个角度来佐证,很好的契合到了中心主题的表达。
【参考范文】
讲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数次提到“规矩”二字,强调要把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正向着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研究规矩、讲究规矩、大兴规矩之风,形成全民守规矩的良好风尚,对保证中国梦理想的实现,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讲规矩是破除人情腐败的重要举措。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朝中有人好办事的“潜规则”在一些单位大行其道,成为滋养贪污腐败的温床,败坏了党的形象。党员干部是否守规矩,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和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树立规矩,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大力肃清贪污腐败之风;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让群众监督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这一系列的立规之举,给权力加上了重重枷锁,让权力的不敢“任性”、不能“任性”,破除人情腐败的陋习。
讲规矩是规范市场秩序的基本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规矩在于“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健全的市场秩序是保持经济良性增长的重要保障。如果失去规矩的约束,市场必然是以次充好,相互压价,恶性竞争。三聚氰胺让中国奶制品行业元气大伤,国产奶粉至今仍蒙受阴影,可见,失去规矩的市场最终带来的结果将是整个行业的崩溃。因此,只有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才能使各行各业遵守规矩,坚守诚信经营、买卖公道、童叟无欺的商业准绳,刮除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诚信毒瘤。
讲规矩是提升公民道德的对症之方。近年来,我国公民素道德低劣的现象时有发生,从无视交通规则、凑一拨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到乱扔垃圾、随意插队、破坏文物的“中国式”旅游……公民道德上的“随性”反映了规矩的失效。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我们坚守最低的文明标准,捍卫基本的文明规则。这是我们文化自觉的反映,也是底线伦理应坚守的道德屏障。因此,引导人们树起守规意识,坚守爱护公共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到文明礼规矩底线,才是治疗公民道德失范的对症之方。
规矩既是为官从政的“健康卡”,又是市场秩序规范的“护身符”,更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风向标”。有了规矩胸中就有了定盘星,为人处世就有了标准,就会“思”而出乎理智、“做”而有所顾忌、“行”而不忘法纪。当前的中国需要通过立规塑造一个政府更加廉洁、市场更加稳定、国民更加尚德的总体环境,以确保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和中国梦宏伟目标的实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