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第四题大作文写作题
【给定材料】给定材料:
引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激发农村经济社会活力;要鼓励探索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尊重农民群众实践创造;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要城乡统筹联动,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摘自《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材料1:
广东农村的主题在粤东西北地区。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在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外转移,不少农村出现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生产兼业化的现象,“谁来种地”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在不少地方面临挑战。
当前农村谁在种地?2013年,某农业大县农业局对100个村1000户农户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从年龄结构来看,50岁以上的占了63%,30岁到49岁的占25.3%,20岁到29岁的只有3.5%;从男女比例来看,女性占到了65.7%,男性仅占34.3%;从文化程度来看,小学文化的占17.2%,初中文化的占67.7%,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5.1%。
在该县,说起今年天气,农民们心存感激:既没遭水灾,也没遭旱灾,这是近年来难得的风调雨顺。农民喜获丰收,粮食、蔬菜等许多农产品都实现了增产。不过,农民依然感觉经济效益低。据测算,户均年种田收入不足两千元,散户种田的收入远远不如外出打工的劳务收入。另外,随着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成为常态,农村耕地撂荒的现象较为严重。
该县的情况在其他许多地方也普遍存在。
本申论真题为201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原文复习备考。
【作答要求】
4.请结合全部给定材料,以“绿色发展”为题目,撰写一篇议论文。(本题50分)
要求:
1.文章主题应与所给材料联系紧密,思想性强;
2.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800-1000字。
【考生作答】
走绿色发展道路 共建美丽中国
绿色,是希望的象征!发展,是生存的根本!近年来,我国在“匆忙”的发展道路上,能源依赖、污水横流、资源高耗、雾霾笼罩也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绿色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集践行生态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绿色科技为一体,共建美丽中国。
走绿色发展之路,践行生态理念是基础。加大生态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培育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至关重要。政府应该联合新闻媒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向民众宣传环保和消费理念,逐步培育民众的环保意识以及实现合理消费,避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恶性化趋势的蔓延。同时,政府也应为居民环保生活提供便利服务,切实实现全民环保新生活。
走绿色发展道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是关键。发展循环经济是绿色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既可以高效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尊重自然生态的运动规律来发展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完美契合。
走绿色发展道路,创新绿色科技是保障。我国传统的能源开发主要是以煤和石油为主,然后随着非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开发,能源危机的警报也一再拉响,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传统能源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显现。所以,要大力推广绿色科技,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光伏产业为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发展与环保的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消费理念先行、产业优化升级、创新绿色科技是我们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三把利剑!剑发挥出好的效果,还需政府对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规划,有重点、有计划的有序推进,只有如此,我们广东省才能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加坚定,走的更加自信,才能共建美丽中国!
【申论批改】
你所答围绕“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一中心进行阐述,是没有偏题的。
且整体行文结构完整,重点突出。且行文能够有意识联系最为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宏观政策理念进行阐述,这是很不错的。
但综合你行文的具体情况来说,还需要注意:
第一、应注意分析逻辑的严谨。具体来说,在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文章中,措施是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但你所答部分措施是缺少对应的原因分析,需要你将其明确的补充进来,以增强行文的严谨性以及完整性。
第二、应注意把握分论点与具体论证之间的逻辑关系。后者应是围绕前者进行论述。但你所答,
一者,分论点一中“政府也应为居民环保生活提供便利服务,切实实现全民环保新生活”这一内容并不能简单的将其归于生态理念范畴。建议政府层面从树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等重要的观念,纠正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错误政绩观这一角度进行把握。同时,最好是政府观念在前,人民认识在后。
二者,就分论点三来说,其更多是围绕能源进行阐述,因此,其分论点建议从从“能源结构调整”这一角度把握,而科技创新其目的也是为了“能源结构调整”。同时,为避免与分论点二存在交叉,分论点二建议只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进行论述。当然,如果你不能将经济结构转型与能源结构调整很好的区分,就干脆将二者整合成一点。再从制度完善等角度新增一个分论点。
第三、应注意具体论证的充分。如就“以光伏产业为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这一内容而言,建议是能够明确所说“光伏产业”是如何做的,这样才能让看的明白该怎么做.
第四、应注意细节问题。
一者,应注意上下文的一致性。具体来说,从你首段总论点来看,分论点应该有四个,但你具体分论点只有三个,建议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这一内容中间用逗号。
二者,需要注意衔接词的使用,保障上下句、上下文的通畅。如你首段,在“近年来”之前加上“然而”,衔接会更加顺畅。
总而言之,虽然本套试卷较为容易,但你前三题确实做的不错。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即对题目的准确把握。当然,相对来说,你大作文写作方面需要多努把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