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5 23:03:23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四题大作文写作题

  【给定材料】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目前,我国年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严守“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的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历史上,北京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万泉河、玉渊潭、莲花池等带水的地名,曾经都是名副其实的水域。今天的北京,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1/8,世界的1/30。今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左右,而国际公认极度缺水标准时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被认为是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北京市1956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但是从1999年以来,北京市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期,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两成,地表水资源量衰减59%,地下水资源量衰减37%,入境水量衰减77%。北京市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今年的实际供水缺口已达11亿立方米。2012年,城市的用水总量要控制在37亿立方米以内,而依靠自身力量全年满打满算也只能供水24亿立方米,供水缺口已达13亿立方米。对此,北京市仍是利用再生水、外流域调水以及继续适度开采地下水等措施来保障城市用水。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平水年份北京将缺水23.76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将缺水30.9亿立方米。
2.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明文规定:提供洗车服务的单位应当建设循环用水设施,使用再生水;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使用雨水或再生水;建立健全高耗水项目和单位重点监控机制,强化用水实时监控;超出用水指标的用水单位,除据实缴纳水费外,还将收取一倍至三倍的累进加价费用等。此外,北京市还颁布了《北京市实施办法》《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关于严格执行标准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通知》等地方规章和十余部规范性文件,对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人造滑雪场、高尔夫球场、高档洗浴、洗车等高耗水特殊行业制定了节水管理规定等,初步建立起了节水法规体系。
在严格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全市所有非居民用水单位已全部实行了社会单位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每年平均压缩用水计划指标3%—5%。对用水单位实行按月考核、超用水预警、超定额累进加价的管理制度。目前,北京市居民用水和非居民用水销售价格如下:居民:4.00元/立方米;行政事业、工商户:5.80元/立方米;宾馆、饭店、餐饮业:6.21元/立方米;洗车业、纯净水业:61.68元/立方米;洗浴业:81.68元/立方米。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单位定额限水,超量加倍惩罚、淘汰高耗水企业、提高工农业循环用水效率等措施,2010年工农业用水在1999年的基础上分别减少了51%和37%,基本做到了“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在农业用水方面,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量使用微灌、小管出流、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方式。如大兴区南礼渠村有六百余个大棚,全部实行电脑计算用水量、IC卡控制浇水的科学灌溉方式,节水节电均达50%。在工业用水方面,持续推进循环用水技术升级,如位于亦庄开发区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通过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超纯水回收系统等每天可回收2000吨排放水,夏季每天可回收100吨空调冷凝水,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了水源的高效利用。
2001年—2008年,北京市实施节水技术改造980项,节水5300万立方米;推广园林节水微喷灌技术,节水1.2亿立方米;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420万套(件),节水1470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公共场所已基本普及节水器具;全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已达91.4%。到2015年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将达到95%。
          本题为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原题。
【作答要求】 
4、有专家指出,目前北京用水需求不断增长,供水缺口日益增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将难以走出“扩张—调水—再扩张—再调入的怪圈。请你就这一“怪圈”现象,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考生作答】
        化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走出供需怪圈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然而,随着北京市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大量人口涌入这座现代化城市,北京市水资源已重度紧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随着供水缺口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解决走入了“扩张一调水一再扩张一再调水”的怪圈,为此,需要化解供需矛盾,协调这一无限需求与有限供给的关系,走出供需怪圈。
首先,需要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机制,减少用水需求。学习以色列的水资源管理方式,颁布《水法》,详细规定用水权、用水额度、水费征收等;设立了水资源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开发、分配、收费及污水处理等实行统一管理;建成全国性的水资源网络,统一调控,合理配置;对居民和用水农户采用梯级计量收费机制;向社会开放水资源信息,通过公众听证会制定重大水资源政策;重视废水的回收利用,并通过低水价来鼓励用户使用再生水,从而在根本上控制用水总量,减少水资源需求。
其次,需要加大雨水的利用率,补充用水供给。北京降雨集中,雨洪设施陈旧,内涝积水现象时有发生,且雨水污染严重,而与之对应的是水资源缺口很大。因此,需要借鉴双紫园小区和奥林匹克公园综合利用雨水的经验,提高雨水收集利用率,建立雨水蓄集池,提高雨水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手段,加强监控与调度。如此,不仅能补充城市用水供给,同时能解决洪涝灾害,节约城市治洪费用,减少雨水径流污染。
最后,需要利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海水开发与节水技术。目前我们已充分利用和开发淡水资源,然而对于海水的利用技术却不成熟。为此,需要加强对海水的利用,学习以色列开展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在海边建立发电厂等直接利用海水。同时,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模式。如此,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出口获取经济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
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战略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水作为自然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机制、加大雨水的利用率、科技创新节水技术,为化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走出供需怪圈而努力!
          【申论批改】
此题属于话题作文,我们在作答时可以围绕如何打破“怪圈”来进行论述。
从你的文章来看,开篇表明观点,然后从完善水资源管理法律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最后总结深化,整体思路清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一、在对第一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时,内在逻辑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缺少缘由分析的部分,应该向后面的分论点论述一样,体现出“分论点、缘由分析、具体措施”的思路;二者分论点和后面的措施对应性不强,措施中主要突出的是一些政策制度,所以将分论点调整为“首先,需要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更为合适。
二、在对第二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时,分论点在表述上和其它分论点不一致,我们看第一、三个分论点中的“制度、技术”,所突出的是一种常见行政手段,而第二个分论点突出的是“加大雨水的利用率”,属于一种结果,所以建议将第二个分论点调整为“加大对雨水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更加合适。
三、在对第三个分论点时,你在措施中其实涉及到了“海水利用”、“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两个方面,可是在缘由分析时却只从“对于海水的利用技术却不成熟”的角度去分析,导致部分措施缺乏针对性,所以建议去调整,保证内在思路清晰。
总之,希望你按照上述建议去分析,注意通过细化提纲的方式,梳理出行文的基本框架,然后再具体行文,你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步知公考平台及步知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四题大作文写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