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5 23:03:22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二题综合分析题

  【给定材料】
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目前,我国年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同时为严守“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入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的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历史上,北京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万泉河、玉渊潭、莲花池等带水的地名,曾经都是名副其实的水域。今天的北京,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1/8,世界的1/30。今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已降至100立方米左右,而国际公认极度缺水标准时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被认为是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北京市1956年~2000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但是从1999年以来,北京市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期,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两成,地表水资源量衰减59%,地下水资源量衰减37%,入境水量衰减77%。北京市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今年的实际供水缺口已达11亿立方米。2012年,城市的用水总量要控制在37亿立方米以内,而依靠自身力量全年满打满算也只能供水24亿立方米,供水缺口已达13亿立方米。对此,北京市仍是利用再生水、外流域调水以及继续适度开采地下水等措施来保障城市用水。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平水年份北京将缺水23.76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将缺水30.9亿立方米。
2.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明文规定:提供洗车服务的单位应当建设循环用水设施,使用再生水;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和其他市政杂用用水,应使用雨水或再生水;建立健全高耗水项目和单位重点监控机制,强化用水实时监控;超出用水指标的用水单位,除据实缴纳水费外,还将收取一倍至三倍的累进加价费用等。此外,北京市还颁布了《北京市实施办法》《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和《关于严格执行标准加快淘汰非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通知》等地方规章和十余部规范性文件,对以水为原料的生产企业、人造滑雪场、高尔夫球场、高档洗浴、洗车等高耗水特殊行业制定了节水管理规定等,初步建立起了节水法规体系。
在严格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全市所有非居民用水单位已全部实行了社会单位计划用水、定额管理,每年平均压缩用水计划指标3%—5%。对用水单位实行按月考核、超用水预警、超定额累进加价的管理制度。目前,北京市居民用水和非居民用水销售价格如下:居民:4.00元/立方米;行政事业、工商户:5.80元/立方米;宾馆、饭店、餐饮业:6.21元/立方米;洗车业、纯净水业:61.68元/立方米;洗浴业:81.68元/立方米。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单位定额限水,超量加倍惩罚、淘汰高耗水企业、提高工农业循环用水效率等措施,2010年工农业用水在1999年的基础上分别减少了51%和37%,基本做到了“农业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零增长”。在农业用水方面,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大量使用微灌、小管出流、滴灌、喷灌、管灌等节水方式。如大兴区南礼渠村有六百余个大棚,全部实行电脑计算用水量、IC卡控制浇水的科学灌溉方式,节水节电均达50%。在工业用水方面,持续推进循环用水技术升级,如位于亦庄开发区的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通过空调冷凝水收集系统、超纯水回收系统等每天可回收2000吨排放水,夏季每天可回收100吨空调冷凝水,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了水源的高效利用。
2001年—2008年,北京市实施节水技术改造980项,节水5300万立方米;推广园林节水微喷灌技术,节水1.2亿立方米;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420万套(件),节水1470万立方米。目前,全市公共场所已基本普及节水器具;全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已达91.4%。到2015年居民节水器具普及率将达到95%。
          本题为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考生可以点击查看原题。
          【作答要求】 
2、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情况,针对市民没觉得北京市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15)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考生作答】
市民们“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是因为任何时候拧开水龙头都有水,家里从未停过水。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有关政府在解决北京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同时没有向社会宣讲缺水的严重程度;二是水费收费机制不健全,没有以节约合理高效用水的目标来综合考虑定价;三是市民的节水意识不强。
针对上述原因,解决这种现象的措施主要有:一是政府应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宣讲北京缺水的严重性及危机感;二是提高水价,特别是提高企业家、农场主这种用水大户的水价,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三是强化社会节水意识,鼓励并提倡市民采用节水设备,减少淋浴等生活用水,并提倡水的多次利用。
          【申论批改】
此题要求我们对某一现象谈看法,属于综合分析题的范畴,我们在作答时应该呈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
从你的作答来看,把握了此题的答题思路,并且层次清晰。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一、在阐述“是什么”时,你只是抓住了表明现象,考虑给定现象表意比较明确,我们需要从本质上去进行阐述,即“该现象反映了北京市水资源信息不透明、水危机宣传不到位这一问题”。
二、在进行分析时,你主要是分析了原因,其实“为什么”层次不仅仅是分析原因,我们需要结合材料的导向性去考虑,从材料中不难发现我们还可以从“这一现象的影响”的角度去分析,建议补充。
三、最后在阐述“怎么办”层次时,需要明确这一层次不是作答的重点,所以在篇幅上肯定不能占太大,我们可以结合原因概括性阐述即可,主要突出“水危机和节水宣传;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
          【申论范文】
该现象反映了北京市水资源信息不透明、水危机宣传不到位这一问题。由于北京市有关政府一直致力于想方设法解决北京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没有就北京市缺水的严重程度向社会作过多宣讲,再加上普通用户的水价不高,市民们容易形成“没觉得北京是特别缺水的城市”这一错觉,从而导致市民节水意识不强,家用节水设备缺乏,日常浪费水行为较普遍。这不利于解决北京市严重缺水问题,而且会促成水资源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对此,应加强水危机和节水宣传,同时以节约合理高效用水的目标导向,以生产成本、市场需求为决定性因素,在充分考虑不同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引导普通市民、企业家、农场主主动高效节水。
          【评分标准】
“是什么”:水资源信息不透明、水危机宣传不到位;
“为什么”:水价不高、节水意识不强、节水设备缺乏、浪费水行为普遍、严重缺水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怎么办”:水危机和节水宣传、实行有差别的阶梯式水价。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步知公考平台及步知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第二题综合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