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 第三题 归纳概括题
本题为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考生可点击查看原材料。【作答要求】
三、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
【考生作答】
黄河地理信息,包括:发源地、流经省份、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等;黄河景观,如:壶口瀑布。
黄河是人类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与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联系;黄河流域涌现出的伟大历史人物;黄河流经区域的民族风俗和文化特色。
黄河治理与开发的意义,包括保障沿黄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安全、黄河治理承载着“黄河清”的国人梦;黄河水流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利用;黄河自身规律的表现形式,黄河治理的重点和难道在于治淤和治污;从古到今黄河治理的措施与成就,包括:王景治黄安澜800年、当代治黄取得的成就、历代领导人对治黄工作的指示;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关系。
黄河精神与治黄实践活动的关系;黄河精神承载中华民族博大宽容、勤劳勇敢、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秀品质;号召大家传承和弘扬黄河精神,将黄河精神发扬光大.。
【申论批改】
考生能够分层对“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四个部分所要体现的内容要点进行概括,这值得肯定,但仍存在以下方面需考生注意:
第一,表述观点错误。“黄河是人类的发祥地”,这里应该改成“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第二,总结并不具体。如说到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应该如何体现,考生没有体现。建议考生结合材料中宫殿、青铜器、甲骨文等来体现黄河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而民族风俗和文化特色则结合秦腔、豫剧等文化现象来加以体现。
第三,缺乏整体性的总结介绍。考生在介绍内容要点之前应该明确其对应的哪个部分,如第一段之前考生应该指出是“《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内容要点”。
【申论范文】
黄河之水天上来:1、黄河发源于青海,途径四川、甘肃、山东等省区,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2、黄河流经壶口时,由于地势原因形成了壮丽的瀑布景观。
黄河与中华文明:1、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黄河流域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出现了文字与王权的演变;2、黄河流域涌现出诸如荀况、蔺相如、廉颇、张衡等历史人物,为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出现承载黄河文化的著名绘画艺术瑰宝、不同戏剧类型。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修建黄河大堤治理黄河,其中东汉水利专家王景治黄让黄河安澜800年;2、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对黄河流域的规划与安排。
黄河精神万古传:1、从古至今广大人民群众在治黄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敢于挑战、永不言弃、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黄河精神;2、号召民众学习和传承黄河精神,让黄河精神“万古传”!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步知公考平台及步知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