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新疆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第二题: 农村土地流转与城乡一体化问题专题
【资料6】2006年3月,成都市温江区制订了《关于鼓励农民向城镇和规划聚居区集中的意见(试行)》 和《关于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实施细则(试行)》文件,该市农民变市民的 “三保障、两放弃”试点工作正在启动。
所谓三保障是指:农民变市民需要三个保障条件,一是能够在城市的二、三产业就业;二是在城市拥有自 己的住宅,家属能够在城市居住;三是能够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所谓两放弃是指:农民自愿放 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可在城区集中安排居住,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
“三保障”和“两放弃”互为条件,农民有了“三保障”,必须“两放弃”;要农民“两放弃”,就必须 给农民以“三保障”。这里,农民变市民实际上是一种物质和身份的变换,即农民以承包土地换城市的就业和 社会保障,以宅基地换城市的住宅。
试点过程中,共有4700多户农民报名参加,这一数额远远超出了预计。
为此,温江区农村发展局制订了两个“限制条件”。
其一,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必须达5000元以上,其中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这样,他们自愿“两 放弃”后,能够承受城镇居民社保的缴费水平。
其二, 在如下区域内居住的农民优先考虑: 城区规划的优先发展区、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延伸的区域, 在“拆院并院”过程中整体成片集中区。【该则资料主要通过成都市施行的《关于鼓励农民向城镇和规划聚居区集中的意见(试行)》 和《关于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实施细则(试行)》文件,为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提供参考方向。】
【资料7】
2007年10月1日起,浙江嘉兴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共有 以下几点特色:
一、《暂行办法》设计的是一个“低门槛”。不仅农民、城镇居民中未参与保险的,以及非本市户籍但已经取 得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年满16周岁至60周岁,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因此,嘉兴成为全国第 一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
二、《暂行办法》得到政府财政支持,市政府每年财政补贴达3.6亿元。
三、《暂行办法》特设了多种缴费基数,城乡居民可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参保,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政 府补助的力度加大,这与一些地方实行城乡居民参保以“个人交纳为主”形成了鲜明对比。【该则资料主要体现的嘉兴市在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上的“城乡一体化”表现。】
【资料8】
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在杭州、嘉兴、义乌、温州、台州等地建立省级综合配套改革 试点区的决策部署,明确要求嘉兴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两分两换”为特点的改革措施开始实 施。所谓“两分两换”就是把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和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 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指出,我们推行“两分两换”的出发点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拓展发展空间,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但是农民群众对这项改革的理解接受程度如何,需 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以依法、有偿、自愿为原则,有序推进。
嘉兴的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有50%以上的农民居住在农村,一方面占用了大量非农建设用地,同时由于 分散居住,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很难向这部分农村居民覆盖。在“两分两换”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嘉兴市因地制 宜,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靠近城市周边的地区,进行集中的公寓再安置;有些则根据情况异地集 中迁建;一些较偏远的地区,需要翻建的,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集中到市镇上来。原则上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 政策。嘉兴的目标是,力争到2012年,嘉兴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实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流转土地 面积100万亩以上,50%左右的农田实现规范化集约经营。【以嘉兴市为例,阐述了土地流转化的必要性。】
【资料9】
近几年,江苏昆山市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国际化“三化”发展均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通过工业 反哺农业,昆山现代农业的规范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也名列苏州市前茅。
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方面,昆山市对农民流转土地按市、区(镇)两级财政每年每亩补贴400元,预计 今年补助金额超过8000万元。 目前, 昆山流转入股土地面积20. 59万亩, 占现有耕地面积的81. 8%。 先后组建了12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和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9年,昆山城乡一体化的低保标准提高 到了每月410元。
花桥经济开发区、张浦镇、巴城镇、千灯镇是试点先导区,目前,各镇正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三年实施计划。 例如,花桥即将开工建设两大农民集中居民区,8000多户农户中将完成拆迁7000多户;千灯镇已完成 半数农户的拆迁安居,近3万亩农田已流转99.7%,农民保底租金收入每亩每年600元。巴城镇56% 的农户已集中居住,8.2万亩基本农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大舞台。
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强调指出,昆山市“三化”发展充分,要大胆创新谋求更大突破。要在制度上创新, 探索各种有效的改革措施;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搭建平台,实现市场化运作;同时要尝试推进区镇合一,打破 地域行政界限。【该则资料主要是以昆山市为例,阐述了昆山市在改革上的成就。】
题目:
二、试分析“给定资料6—9”对加快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50字。
【解析:本题为启示性试题,考生作答时需要注意的是:
1、所作答的内容只能从材料6-9中遴选、概括出来,不能脱离材料作答;
2、需区分启示性试题与经验总结题,此外作答以个人身份来提出建议,以免不符合要求。】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步知公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