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4-5 22:58:34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B卷真题第一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真题

【材料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本则材料主要从理论层面,提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义。】

gwytwo 发表于 2017-4-5 23:50:23

【材料2】
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7%,预计到2020年将达55%。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人口的集聚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地拉近了,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本则材料首先对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情况进行了总体性概述,随后阐述了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对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农村劳动力以及政府治理能力的影响。】

gwyfour 发表于 2017-4-6 00:10:11

【材料3】
城镇化意味着城镇向周边扩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也势必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日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媒体与网友的热议和关注。
“乡愁是沿着泥瓦飘散的炊烟,是十八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总不结果的龙眼树……工业化勿忘美丽中国,城镇化勿割断乡愁。要高楼大厦更要青山绿水,看得见过去才得摸得着未来,乡愁是真正营养”。希望在城镇化的同时呵护记忆:“离别故乡、落脚城市,是时代变迁中的个体记忆,也见证发展的日新月异。但千篇一律的建筑、钢筋水泥的丛林,注定只是缺乏传统延续的街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见山望水,才能用美丽使乡愁有所凭依”。【本则材料提到了城镇化意味着城镇向周边扩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也势必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这方面的内容。】

gwyone 发表于 2017-4-6 00:41:05

题目:
一、根据“给定资料1—3”,说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解析:本题很明显是一道主题类概括题,主要考生理解材料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主题类概括题需要结合给定材料,根据题目要求,把材料中蕴含的问题、原因、意义、对策等申论要素中的2个及2个以上的要素概括出来,且两者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和对应。题目明确要求概括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材料中从其本身的内涵、其对于其他因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按照一定逻辑组织答案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B卷真题第一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