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交通行业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信息化发展一直不被重视。随着政府提倡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这个问题开始得到重视。近年来,在北京市交通建设、管理、运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越来越广泛。地面道路交通依靠交通流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交通监测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以及交通信息管理中心系统,统计分析客流、清分清算各条线路的费用;路网指挥调度中心系统,实现对乘客的指引和换乘;应急指挥系统,统一协调指挥,平衡各线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保证了网络化运行之后交通安全、高效、均衡地运转。【本则材料主要谈到了交通行业信息化件发展的情况】
【材料十二】
2009年3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即将启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由中央财政出资补贴,并支持在大中型城市示范推广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这表明2009年成了新能源汽车元年,且预示着中国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将颠覆中国人民汽车的价值取向。国内生产企业比亚迪、奇瑞、吉利、东风、长安、江淮等多家民族汽车品牌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争奇斗艳,一个百花齐放的绿色汽车时代正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此外,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政府用税收优惠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使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符合国家发展导向、节能减排的小型车。
【材料十三】
2008年7月上海市政规划院完成了首个区级非机动车交通网络规划研究,虹口区被列为该市首个非机动车网络骨架,这传递出重视设立自行车道、尊重自行车路权的积极信号。2009年8月广州市规划局公布了《广州市城市自然生态及历史文化特色区步行系统规划》,规划建成11条总长约145公里的步行廊道。将自然生态景观、商业区域、近代革命遗址全部串联起来的步行生态绿廊,可以让市民和游客徒步观赏广州最重要的自然和历史文化景观。一座城市的伟大在于宏观世界的包容,让汽车和行人各得其所,既是对行人尊重,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本则材料突出了“规划”对于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作用】
【材料十四】
绿色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奥运会后,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公交城市。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城市交通不是只为机动车服务的,而是从根本上为出行的人服务的,是为各种出行方式服务的,更加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应该得到更多尊重和提倡,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先权,发展公共交通是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局的根本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速度快、运量大、污染小、不堵车的轨道交通。到2015年,北京市19条、561公里地铁线网完成后,可将中心城市1/4约880万人次的交通出行量分流到地下,届时五环路内平均步行不超过1000米就可到达一个地铁车站。此外,目前北京正在轨道交通点和公交枢纽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预计规模将在1000个左右,车辆达到5万辆以上。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车、出租车、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换乘将更加便捷。【本则材料主要谈论了绿色出行的优点,指出发展公共交通是破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局的根本措施】
【材料十五】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正迅速下降,如自行车出行比例就正以年均2%-5%的比例下降。自行车是北京数量最为庞大的交通工具,然而骑车容易存车难。目前,自行车存放点的数量较之前几年已大大减少,而较大的正规存车点又不足以覆盖所有人流集中的地区。如东二环附近的一条胡同里,路边就停放着很多自行车。一位骑车人说,附近只有一个写字楼下有一个地下自行车停放点,里面太挤,存取麻烦,只好直接把车停在路边,办完事赶紧跑出来,就怕车丢了。
一些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空间也被挤压。有时道路两边的非机动车道俨然成了机动车停车场,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几乎都被挤上了机动车道冒险骑行,而过往疾驰的汽车们在毫不减速的情况下,还不停地按喇叭来表达对自行车“入侵”影响他们行驶的不满。有的地段,甚至就没有非机动车道。有的十字路口,当绿灯亮起时,行人本应理直气壮地通行,而加速行驶的右拐机动车却把行人的路挡了个严严实实,等右拐弯车辆一辆一辆走完后,路口的红灯又“无情”地亮了起来,行人只能被夹在疾驶的车流中间提心吊胆地等待绿灯再次亮起,并默默祈祷接下来的右拐弯汽车能放自己先过去。【本则材料主要谈到了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方面的问题】
问题: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5分)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解析:1、题型判断:根据“主要原因”的提示,本题为单一型概括题,按要求概括给定材料中关于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2、材料范围:本题需要从全部给定材料中筛选出与答案内容相关的材料;3、作答要求:有条理,注意分条分点作答。】
二、结合给定材料中所反映的城市出行问题。请你就“政府在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方式方面应进一步做好哪些工作”提出建议。(25分)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
【解析:1、题型判断:根据“……建议”的提示,本题为建议类对策题,必须先对材料和问题有大致的清楚的了解,部分题目还要求考生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或产生的原因加以归纳和分析,再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建议;2、答题思路:(1)全面分析材料,材料中有直接谈到对策的直接提炼出来作为答案;(2)归纳材料反映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一一转化为对策;(3)结合实际和自身经验,添加合理对策。作答的结构方面,组织答案还可以按照本不同领域、主体、行为等进行划分,具体视题目要求和材料而定。】
三、指出有关酒后驾车的材料中哪个观点是不对的,为什么?(10分)
要求:分析准确、合理、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解析:本题属于观点分析题,难度较大,考生首先必须确定与酒后驾车相关的材料,从中提炼观点,再进行分析。根据题干“……哪个观点是不对的”,确定作答重点是对错误观点的反驳。答案结构为:观点(总括句)+相应信息点的分析】
四、结合给定材料,以你认为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请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分析合理、论述深刻、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800字。
【解析:1、题目分析:“减少交通事故的最重要因素为话题”限定了方向。2、写作框架:在具体的写作中,应有鲜明的论点,有效的论证,并能合理运用材料中的相关事实和数据。文章总体框架为,第一段点名主题,总结问题;第二段简要分析原因或影响(包括意义、危害等),过渡句,提出总对策。第三至第五段每段首先提出对策性分论点,再结合材料和现实经验进一步细化,对分论点进行论证。结尾,联系实际,强调主题的意义,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提出展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