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治疗“产能过剩”旧疾
【申论范文】治疗“产能过剩”旧疾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周期波动的环节之一。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进展不快,各地区、各行业也不是很平衡。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产能过剩对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急需重视和解决。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治疗“产能过剩”的一剂良药。
改变粗放经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为例,出现的原因大多是自由度过大,产业布局过于分散,审批不严等,这些问题会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恶性竞争的出现,长此以往国产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会急剧下降。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弊端,从根本上改变粗放经营、产能过剩等问题还是需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收购合作,压缩产业结构的水份,避免重复投资,抑制盲目扩张,杜绝铺张浪费。
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应当起资源配置基础作用,通过价格引导资源流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开发运行和管理制度,使得市场主体拥有公平的成本机会,避免差别定价中获利的企业依靠成本优势,盲目扩张产能。消除区域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地方政府的保护行为使得资源和产品的价格扭曲,价格机制部分失去了资源配置功能,鼓励了低水平重复投资,使低效企业可以长期存在。这要求中央政府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地方政府非市场化行为的监控和纠正。发挥价格机制对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作用。
树立正确政绩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以钢铁、水泥为代表的企业都是地区GDP和税收的主要贡献者,当地政府为提高政绩,有时会瞒报实际产量,以期降低节能减排成本,保住生产额。所以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方面,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政府职能是十分必要之举。在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产业政策设计制定工作中,不仅要对宏观总量加以关注,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结构性问题,实行配套的结构性的财政、金融、投资、资源和环境等支持、鼓励或抑制性政策。地方政府应关注经济发展的长期效应,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均衡性。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规制设计,将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抑制或预警产能过剩的相关指标建立起联系,从而抑制产能过剩,实现中央政府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
产能过剩问题并不是中国独有,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出现过产能过剩的问题。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是抑制产能过剩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引导和配置到优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长点上来,不仅对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对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空格1171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