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文章标题存在问题。结合具体行文内容可知,本篇文章并不是在论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是在重点论述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标题与具体行文内容不一致。建议结合文章的行文重点,找出一个切入点,重新拟定标题,确保文章标题与行文内容的一致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但也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如水流困局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开篇论述存在问题。一方面,开篇论述过于拖沓。结合具体行文可知,文章的第一、二段都属于“铺垫论述+反映问题”的范畴,即开篇论述的范畴,但其篇幅过于拖沓,建议进行适当压缩,形成言简意赅的开篇论述,以便迅速切入文章主题。另一方面,所论述内容不符合要求。题干要求以材料六为切入点,那么开篇论述应明确体现材料六的内容,因此,建议以后仔细审题,本篇文章中,结合给定资料六,首先论述水资源对工农业的积极意义作为铺垫,然后通过转折,反映水资源问题,最后乘势提出文章总论点。)
我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但因人口众多、分布不均、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我国成为全世界水资源缺乏国家。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只从眼前利益出发,过度利用水资源,排放各类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质,水资源一旦匮乏,是任何物质都不能弥补的。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发展之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中血淋淋的例子已经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们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政府应首先当担负起责任,更有赖于法制的建设、技术的进步、文明的培育和公民的努力。
解决水流困局问题,政府监管是关键。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公用事业的控制力,控制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对公用事业进行市场化改革。同时,定期向社会公开水务账目,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其次,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地表水、地下水实行统一管理,并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对污染和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加大惩罚力度,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再次,利用科技手段,发展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有效缓解沿海地区的缺水问题以及水污染问题。同时,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发展水利工程,如开展南水北调工程和修建蓄水库,层层把关,落实款项;除此之外,还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并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树立培养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营造全社会的节水氛围。(中政申论批改中心老师评语:1、部分论述内容不合理。如“加大对公用事业的控制力……公平与公正”,是从供水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的角度进行论述的,体现了去行政化的一个过程,而分论点却是“政府监管是关键”,是从强化行政监管的角度设立的分论点,分论点和具体论述过程矛盾。结合材料的导向性,建议调整分论点,从体制机制创新这一角度设立分论点,更为合理;2、措施论证的思路不规范。除了第一个措施论证层次,如“解决水流困局……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呈现了“分论点+具体论述过程”这一申论论述的基本思路,其他措施论述,如“其次,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法律法规……营造全社会的节水氛围”,都没有体现这一点。建议进行调整,以符合申论对具体论述思路的基本要求。)
解决水流困顿问题,不仅仅是一时之举,更需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水流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今后我们必须要以统一积极的意识为先导,公正合理的制度为保障,以明确的法律法规为指导,以完善的科学技术为后盾,稳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老师简评:此题为话题作文,整体而言,所论述内容契合题干对文章主题的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完整,语言表述规范。但所拟标题和具体论述层次还存在问题,希望各位小伙伴,有则,按照以上建议改进,无则加勉。
更多申论资料,请点击中政申论备考平台
登录步知公考社区,和同伴一起学习申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