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青海2017公安机关(含森林公安)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警察简章
<P align=center><STRONG>青海省2017年公安机关(含森林公安) 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警察简章</STRONG> </P><P><BR>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规定(试行)》及国家和我省公务员考录有关政策,经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公务员局批准,本次公安机关(含森林公安)面向全省公开考试录用人民警察共116名,具体招录职位请登陆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A href="http://www.qhpta.com">www.qhpta.com</A>),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BR> 一、 招录程序及条件 <BR> 考录按照报名、资格审查、笔试、资格复审、体能素质测评、面试、体检、组织考察、审批录用的程序进行。报考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考生报考年龄的计算方法是:出生日期以本人人事档案最早记载的时间为准。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工作第1日。具体计算规定如下:报考公安(含森林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为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6年3月25日至1999年3月25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和报考法医职位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1年3月25日至1999年3月25日期间出生);报考特警职位的为18周岁以上,25周岁以下(1991年3月25日至1999年3月25日期间出生)。同时还须符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2017年3月公布的《青海省2017年公安机关(含森林公安)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警察公告》规定条件和报考职位要求的资格条件。 <BR> 二、 公安专业科目考试 <BR> 青海省2017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BR> 考试范围及内容以公安部下发的《2017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附后)为准,无指定参考书目。 <BR> 三、 体能测评 <BR> 根据考生笔试成绩的高低,以录用职位与报考人数1:3的比例确定体能测评人员(因县级和基层派出所民警职位不设开考比例,体能测评不做比例限制),由省公安厅组织实施。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人社部发48号)公布的体能测评项目,鉴于我省属高海拔地区,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安厅、省公务员局研究,并报有关领导同意,将体能测评1000米长跑标准放宽至≤4′50″,800长跑标准放宽至≤4′45″,其他体能测评标准不变。体能测评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BR> 四、体检 <BR> 面试结束后,按考生总成绩的高低,以录用职位与报考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员,由省公安厅按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组织进行体检。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BR> 有关报名时间、笔试内容、递补原则等按照《青海省2017年公安机关(含森林公安)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人民警察公告》规定的要求执行。 <BR> 咨询电话: <BR> 青海省公安厅政治部:0971-8293046 <BR> 青海省森林公安局:0971-6234711 <BR> 青海省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和职位管理处: <BR> 0971—8258307、8258291 <BR> 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0971—8258580 <BR> 本简章由青海省公安厅负责解释。 <BR> 附:1、《2017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 <BR>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 <BR></P>
<P align=right>青海省公安厅政治部 <BR>2017年3月24日 </P>
<P><BR> 附件1: <BR></P>
<P align=center><STRONG>2017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考试大纲</STRONG> </P>
<P><BR>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2017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BR> 一、考试方式 <BR> 2017年度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全部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BR> 二、作答要求 <BR>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BR> 三、考试内容 <BR> 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录人民警察专业科目笔试,主要是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测查报考者报考公安机关职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包括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三个方面。 <BR> (一)职业素质。主要测查报考公安机关职位必备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 <BR> 1、政治素质 <BR> (1)政治敏锐性 <BR> (2)政治鉴别力 <BR> 2、职业道德 <BR> (1)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BR>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 <BR> (二)基础知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公安机关工作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R> 1、法律基础知识及执法依据 <BR>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BR> (2)法学基础理论 <BR> (3)宪法基础知识 <BR> (4)人民警察法基础知识 <BR> (5)行政执法主要依据 <BR> (6)刑事执法主要依据 <BR> 2、公安基础知识 <BR> (1)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与组织管理 <BR> (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路线、方针、政策及历史沿革 <BR> (3)公安队伍建设 <BR> (4)公安执法监督 <BR> (三)基本能力。主要测查报考者在公安工作中,把握情况,正确观察、判断、分析案(事)件,妥善协调或处理问题的能力。 <BR> 1、群众工作能力 <BR> (1)宣传教育 <BR> (2)沟通协调 <BR> (3)组织动员 <BR> (4)服务群众 <BR> 2、行政管理与服务能力 <BR> (1)调查研究 <BR> (2)纠纷化解 <BR> (3)风险识别 <BR> 3、信息运用能力 <BR> (1)信息搜集 <BR> (2)信息分析 <BR> (3)信息应用 <BR> 4、接处警能力 <BR> (1)受理报警 <BR> (2)求助 <BR> (3)投诉 <BR> (4)处警 <BR> 5、应急处理能力 <BR> (1)事态研判 <BR> (2)快速反应 <BR> (3)合理处置 <BR> 附录:法律法规目录 <BR>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R>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BR>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R>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BR>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R>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BR>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BR>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BR> 9、《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BR> 10、《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BR> 11、《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BR> 1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 <BR> 1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BR> 14、《公安机关督察条例》 <BR> 四、题型介绍 <BR> 专业科目笔试题目分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情境三种类型。 <BR> (一)单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BR>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BR> A.甲在盗窃枪支时,突然听到电铃声以为自己触发了警报系统而逃走 <BR> B.乙为了报复欲杀丙,误将白糖当做砒霜实施投毒杀人行为 <BR> C.丁在抢劫时发现被害人是其小学教师后逃走 <BR> D.辛某在抢劫时被巡逻的民警当场擒获 <BR> 正确答案:C <BR> (二)多项选择(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BR> 近日,“大V”戴某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科学研究证实转基因大米对人体有危害,我国一产粮大省粮仓储备半数以上实为转基因大米”。假如你是民警,看到这条消息后,恰当的反应有: <BR> A.鉴于该消息的扩散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立即上报 <BR> B.觉得这条消息可能是境外敌对势力的造谣,请有关部门辟谣 <BR> C.将这一情况通报给粮食安全主管部门,提醒及时应对 <BR> D.在朋友圈转发,告知亲友勿信谣言 <BR> 正确答案:B、D <BR> (三)情境题(根据给出的情境材料做出分析,按照提问选择正确答案) <BR> 市政府要求本周五上午全市各单位统一开展“公众接待日”活动,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领导交办你负责此项工作,要求组织一些人员认真筹备,务必做好落实。 <BR> (1)作为此项工作负责人,你首先应做好哪项工作?(单选) <BR> A. 制定方案、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BR> B. 加强管理,搞好日常工作 <BR> C. 创新服务模式,形成工作亮点 <BR> D. 整理环境卫生,做好后勤保障 <BR> 正确答案:A <BR> (2)在“公众接待日”活动中,有一位长期上访的居民,在接待室外大吵大闹,说“公众接待日”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引得多位过往群众驻足围观,领导正在忙着其他接访,要求你去处理,你准备首先采取的是?(单选) <BR> A. 立即制止吵闹,向他指出这是违法行为 <BR> B. 尽快疏散群众,保持正常的接访秩序 <BR> C. 热情接待,表示理解,着重了解他有哪些诉求 <BR> D. 热情接待,明确表态,一定会尽快妥善处理 <BR> 正确答案:C <BR> (3)由于这次“公众接待日”活动效果良好,局领导有意将此项活动转化为长效机制,安排你做一些先期调研,以下不属于调研范围的是:(单选) <BR> A. 向接访对象了解对“公众接访日”活动的评价及建议 <BR> B. 向负责接访的人员了解接访的难点和遇到的问题 <BR> C. 通过网络、媒体或走访附近居民了解群众的需求 <BR> D. 人大代表的资格审查情况 <BR> 正确答案:D <BR> (4)如果领导让你制定公众接待相应的工作规范,你认为重点要注意哪些内容?(多选) <BR> A. 符合上级的政策要求 B. 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 <BR> C. 建立接访登记制度 D. 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BR> 正确答案:A、B、C、D <BR> 附件2: <BR>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人民警察: <BR> 1.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的; <BR> 2.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BR> 3.受过党(团)纪、记过以上(大学期间)处分的; <BR> 4.曾被辞退或开除公职的; <BR> 5.道德败坏,有不良行为受过公安机关处理的; <BR> 6.直系血亲、配偶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的;直系血亲、配偶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的; <BR> 7.其它原因不宜进入公安队伍的。 </P>
<P> <STRONG>编辑推荐:</STRONG><BR> <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53/Index.aspx" target=_blank>1、2017年青海公务员考试用书</A><BR> <A title="" href="http://course.newdu.com/" target=_blank>2、2017年青海公务员考试在线辅导课程</A><BR> <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25/Index.aspx" target=_blank>3、2017年通用版公务员考试笔试用书</A><BR> <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78/Index.aspx" target=_blank>4、2017年通用版公务员考试面试用书</A><BR> <A href="http://mall.newdu.com/Category_24/Index.aspx" target=_blank>5、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A><BR> 6、青海省201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辅导信息汇总</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