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道德之道德滑坡现象(一)
华图教育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为大家带来“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道德之道德滑坡现象(一)”,希望帮助考生快速顺利的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相关考点。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道德之道德滑坡现象(一)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进一步扩展,我国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世界接轨程度的不断加深面对缤纷多彩的世界,人们在“被消费”主宰的情况下,不经意间促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道德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由此,那些为人所鄙视的落后道德观念有了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在不断加深并影响着年轻新一代。由此,导致道德滑坡的现象的出现,其所带来的恶劣的影响必须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社会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次促进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下面就道德滑坡的原因及其对它的分析和解决的路径方面来分析这一问题。
道德滑坡的原因之一在于社会风气的破坏和道德氛围的未建性。曾经看过一个报道。在德国当长辈或家长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时,他们不会不顾红绿灯,即使没有车辆通过,他们依然会等到绿灯亮起再通过。不论这个孩子与自己有何关系,哪怕无亲无故。他们如此做的一个原因就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以一种身体力行为孩子言传身教。这个事件和我国孟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有不少雷同之处。但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却很难寻觅到这样的现象。由此,我们不得不说,家长和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好的影响。由此可见,我们缺少一种文化的氛围。我们对传统文化缺少一种正确的解读。由于对传统文化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我们必须以一种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在批判古代“三纲五常”的同时却忽略了其中积极的影响。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尽管我们说这样的一种孝顺在当今的人看来不免有些过火,但是,古人那种对父母的尊敬和爱戴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可是,如今,养儿防老已成为一种不合适宜的说法。父母们已经不再奢望后辈们能够使他们享受“老有所终”,啃老族的出现说明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在不断地弱化。如此导致责任心的丧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越来越多的人,会搬出社会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等客观原因为自己解脱。负责任的氛围没有建立起来。社会正在形成一种不良的风气,由此导致人们责任心的丧失。一个丧失责任心的民族是走向道德滑坡的重要因素,是出现道德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2017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注!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整理了2017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帮助考生快速突破记忆瓶颈,获取考试高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