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7-3-14 19:26:44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部分高频考题及解析(二)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部分高频考题及解析(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2016年马上就要接近尾声,接下来虽然不会有大规模的关于事业单位的考试,但一些地市的招聘还在持续进行,如何把握好接下来的一些重要考试,还需要广大考生能够把握机会,学会及时并有重点的复习,而关于马哲部分的考试,向来都是重中之重。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上述材料的哲学寓意包括( )。
    A.间接经验十分重要 B.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出真知
    1.【答案】CD。解析:这句话出自荀子,意思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明白了”。四个选项中,A“间接经验的确很重要”,这句话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与题干意思不符,题干不是比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而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选;B“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句话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身经历,如果事事都需要亲身经历,人类的认识就不可能发展。人还可以通过看书等方式获得间接经验,B错误;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人的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实践得来的,正确;D“实践出真知”与C意思相近,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得到最正确的认识,间接认识有可能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D。
    2.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主张的“理在事先”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超强唯心主义观点
    2.【答案】C。解析:“理在事先”,这个“理”说的是天理,是人类的一种不可抗拒力,是超越了人的力量的,等同于“神”,“事”是物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不可抗拒力在物质之前,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选C。
    3.下列词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原理的是( )。
    A.居安思危 B.未雨绸缪
    C.厚积薄发 D.鹤立鸡群
    3.【答案】A。解析:矛盾同一性又叫矛盾统一性,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只有A选项符合,安和危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在一定条件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未雨绸缪”说的是规律具有可知性,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和利用规律。C“厚积薄发”是说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能够引起质变,也体现了理性认识需要积累大量的丰富的感性材料。D说的是矛盾具有特殊性,鹤和鸡同属禽类,但鹤要比鸡高很多。故本题答案选A。
    4.下列与“五行说”包含的哲学寓意完全一致的是( )。
    A.否认世界是物质的 B.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C.形而上学物质观 D.世界乃阴阳二气所生
    4.【答案】D。解析:“五行说”认为整个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简单的物质相生相克来共同制约的,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来构成的,与其寓意一致的只有D选项,D认为世界是由“阴阳”这两种具体的物质的来决定的。故本题答案选D。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心!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研究总结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要点,突破记忆瓶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推荐:
    ·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 证伪主义的普遍化
    · 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意义
    · 2016年我国发射的重要卫星
    · 信息经济学成为主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公共基础知识:马哲部分高频考题及解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