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法制史:折杖法
公共基础知识主要是测试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图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法制史:折杖法”,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宋太祖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的代用刑。即把笞刑、杖刑折为臀杖;徒刑折为脊杖,杖后释放;流刑折为脊杖,并于本地配役一年;加役流,脊杖后,就地配役三年。从而使“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减决数”。虽然实行笞杖徒流刑的折杖法,但是仍然存在弊端,即“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肢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因此,在徽宗时又对徒以下罪的折杖刑数重作调整,减少对轻刑犯的危害。
公共基础知识考题日趋多样化和灵活。考生们对如何快速掌握考试知识点、有效提高考试成绩非常关心!华图教育网从考生备考角度出发,研究总结复习备考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要点,突破记忆瓶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推荐:
·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
· 证伪主义的普遍化
· 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意义
· 2016年我国发射的重要卫星
· 信息经济学成为主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