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自然人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年龄
2017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行政能力测试复习资料| 申论答题技巧
法律知识 政治知识 |科技知识 经济知识 |公基复习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自然人承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年龄》,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事业单位考试法律部分常考知识点是自然人的责任年龄,因此,我们全面解读民事责任年龄和刑法中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以此来全方位的理解和记忆民法中的责任年龄。
自然人的刑事责任年龄
(一)完全无责任年龄:不满 14 周岁
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相对责任年龄:14 周岁以上不满 16 周岁
《刑法》第 17 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三)完全责任年龄:16 周岁以上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并且不适用死刑。
已满 75 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高频考点是相对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何种情况下承担刑事责任;其中经常设置考点的是故意致人重伤或死亡,而非过失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而非抢夺;放火而非失火;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即自然人依法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以自然人的年龄与精神状态为标准,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类。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通则》第 11 条规定:(1)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1)《民法通则》第 12 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
人的同意。
(2)《民法通则》第 13 条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
(1)《民法通则》第 12 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2)《民法通则》第 13 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高频考点是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的行为是有效的。例如:获得的奖励、接受的奖励等,但是虽然行为有效,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变成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年龄段的公民要想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接受赠与的行为虽然有效但不是劳动收入,该公民仍不能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
1、小明8岁,其下行为在法律上将属于无效的是( D )。
A.获赠房一套 B.获奖学金100元
C.挣稿费1万元 D.花5000元买电脑1台
2、李某今年16岁,刚刚考上某高校,他的叔叔赠与他10万人民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李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接受馈赠
B.李某可以被视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接受馈赠
C.李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接受馈赠
D.李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和馈赠行为无关
对比刑事责任年龄和民事责任年龄,不难发现年龄界点是不一样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年龄界点是14岁和16岁;民事责任年龄的年龄界点是10岁和18岁;前者称之为相对刑事责任能力人,而后者称之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前者只对八种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二后者所从事的民事行为的效力可分为有效或效力待定。
刑事责任年龄和民事责任年龄很相似,但又难以区分,因此是事业单位民法考试的热门考点,广大考生需牢牢掌握。
热门推荐:公共基础知识
更多事业单位招聘和考试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