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看面试 综合分析很重要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2014年北京公务员面试高分面授课程
2014年北京公务员面试精准备考专题
2014年北京公务员面试网校辅导课程
在北京公务员考试笔试中,综合分析题是申论科目的必考题型之一。它分值高、难度大,得分率相对较低,令很多考生望而生畏。在北京市考的面试中,综合分析能力仍然是重头戏——是京考面试的必考要素之一。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各位有幸进入面试的考生,可以借鉴申论中综合分析题的作答思路来备考面试。下面中公教育专家来分析一下两者之间的异同,为大家的备考提供一些思路。
笔试的综合分析题目的基本答题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面试中的综合分析题目,基本思路仍是如此。开篇表明自己观点,方便考官抓取重点;中间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佐证自己的观点;最后以具体、有针对性的对策结束,使观点能够有现实性。
以上是两者的相似之处,但是其不同更需要我们了解。在申论中,综合分析题的答案要点绝大部分来自材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材料整理者,将其中的观点和内容整理成文。但是在面试时,题本上没有材料或者材料非常简短,不能为我作答们提供足够的素材。因此很多考生表示,在答综合分析类的题目尤其是时政类综合分析时时无话可说。这种情况主要反映了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于社会热点不够了解以及相关知识的欠缺。因此中公教育在这里提示大家,在备考时要注重积累,多听多看一些社会热点、政府公共政策等内容,为自己积累出足够的背景“材料”,以使我们“有话可说”。
限于我们的眼界或者知识结构影,通常对于某些社会现象或者政策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也要多关注专家、权威刊物的观点、评价,以便能够和社会上的主流观点保持一致,能够从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这样我们不仅能够在面试考场“有话可说”,而且能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最终征服考官的心,取得成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