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网 发表于 2016-9-6 12:59:39

时政热点:官员闻风烧账本是聪明用错了地方

导语:中公时事政治频道第一时间发布每日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我们关注--时政热点:官员闻风烧账本是聪明用错了地方。

得知纪委要来查账,湖北一名干部竟故意将“小金库”的账本和部分凭证焚毁。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纪检监察部门获悉,这名干部近日被武汉市汉南区纪委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另有多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9月29日新华网)
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如今纪委大白天来“敲门”,湖北一名干部竟然“怕得”提前焚毁账本和凭证。不是纪委似鬼,而是这名领导干部确实心虚,他把公司出售被征地块的地面附着物以及协助征地拆迁公司收受“辛苦费”等方式攒下的70余万元,私设成了“小金库”。怪不得这么害怕纪委“敲门”,原来将灰色收入设成“小金库”,如此闻风烧账本也是“聪明”用错了地方,如今落得个被处分的下场,也是其作茧自缚。
近年来,无论是国企还是机关单位,私设“小金库”现象早已屡见不鲜,以电网公司所属部分施工单位为例,就曾编造虚假合同、使用虚假发票等套取电网工程建设资金13.8亿,用于私设巨额“小金库”。“小金库”正如私房钱一样,绝不会用于公共支出,只会一人独享。有些单位打着用于职工福利、招待费用开支的旗号化公为私。正因为“小金库”可以私用,不但掩饰了“贪污公款”的实质,还造成公权力机构的腐化倾向。可以说私设“小金库”也是种腐败。
如今“小金库”屡禁不止,要想打击“小金库”式的腐败,除了健全财务制度截住“小金库”资金的来源之外,亟需加大监管力度和问责力度。毕竟“小金库”的用途本质上是以公权之力谋一己之私,还不如重在让“监”的聚焦更集中一些,直面部门“一把手”,同时冠以严厉的惩处把深埋的“小金库”倒逼出来,最后问责的板子迎面而上,看哪个投机者还敢闻风而来。
对于腐败的毒害,正如一颗参天大树,若是任由蛀虫繁殖啃咬,必将会走向枯萎。整治“小金库”,也同样是关乎政府公信和执政之基的大事,有严厉的监督和问责当道,“小金库”式腐败才能无处遁形。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时事政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政热点:官员闻风烧账本是聪明用错了地方